風向已變 中央調整平台經濟政策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連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宣示的政策調整,在輿論場引來不少關注。其中一個重點便是對待平台經濟的態度,預計今後中央將以更大力度支持平台經濟的壯大。

猶記得在2020年,那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該表述雖包含「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但重心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同樣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中國以長痛不如短痛的清零政策,在病毒毒性比較嚴重時成功保護絕大多數國民的生命健康,併成為當年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樣是那一年,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的演進引發巨大爭議,從此變得異常低調。本來一度創下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金服突然被暫緩上市。

2019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公開募股前,馬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外拍照。(Getty)

進入2021年後,在中央「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要求下,平台經濟遭受整頓,阿里巴巴、美團等頭部企業均被罰。校外教育培訓行業遭受空前嚴厲的整頓,許多企業陷入嚴重生存困境,許多教培從業者被迫下崗。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同樣全面爆發,大批曾經風光無限的地產公司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困境。與此同時,輿論場對於資本的批評乃至反對聲浪達到一個高點,各種諷刺、攻擊資本的聲音充斥網絡,昔日被人追捧的「馬爸爸」突然成為遭受巨大爭議的資本代表。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境越來越凸顯,許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在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重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首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並對包括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在內的一些政策進行調整。

當時會議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偉大創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要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從2020年「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到2021年「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一個積極轉變的信號。

美團是中國頭部平台企業,但近年來備受爭議。(Reuters)

進入2022年之後,一方面經濟壓力愈發凸顯,市場信心不足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嚴格防疫措施的副作用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國家層面開始頻繁強調「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聞是5月25日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該會議指出「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再次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財力物力保障,保就業保民生防風險都需要發展作支撐」。

遺憾的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平台經濟發展不盡人意。曾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教授在《應加強而不是削弱平台經濟創新能力》一文中指出,「中國平台企業的發展是從1994年接入網路之後開始的,一批國產的網路公司很快應運而生」,「二十幾年來,這個行業一直在不斷地洗牌」,「在2019年之前,看獨角獸公司的數量,中美幾乎是平秋色的,但之後開始明顯落伍,許好倉部平台的估值在最近一年多時間裏幾乎腰斬甚至縮水更多」

2018年12月18日,北京,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騰訊CEO馬化騰(左)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右)。(視覺中國)

該文認為,平台經濟正面作用重大,「最重要的意義可能是讓中國第一次有機會緊隨工業革命的步伐,走在了國際經濟技術創新的前列」,「可惜的是,在最近這段時期內,中國平台經濟發展的態勢發生逆轉,幾乎所有頭部平台的市場估值都已經大幅縮水,流入平台經濟的投資逐季減少,很多平台都在裁員,幾家主要平台的創始人紛紛退休」,「中國平台經濟與美國的差距顯著擴大,世界其它地區特別是歐洲和亞洲的平台企業發展卻十分迅猛,印度的新興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已經超過中國。這個變化多少有點令人扼腕,畢竟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第一次有機會站在國際經濟技術創新的前沿,與國際頭部企業一起並肩前行。雖然在加強監管的過程中,出現態勢轉弱的臨時性現象,也屬正常。但如果從業者、投資者普遍出現悲觀情緒,對行業發展尤其是創新活動就可能造成長期性的影響。」

該文建議,「監管應該是一項日常性的工作,不能成為運動式的任務,更要避免監管競爭」,「應該考慮加強治理政策的統籌與協調,避免平台經濟活動的大起大落」,「避免簡單化的一刀切的做法」,防止「長期政策短期化,系統性戰略碎片化」。

在此形勢下,最近召開的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行了調整。會議認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佈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於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從2020年「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到2021年「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再到現如今「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這是明顯的轉變。12月18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專程去阿里巴巴集團考察,鼓勵爭當規範發展模範生、創新發展領頭羊、融通發展支撐者。

滴滴、美團等平台企業被審查,意味着中國平台經濟已經進入規範化管理時代。(美聯社)

世間許多事情都存在有利有弊的兩面性。資本和平台經濟同樣如此,既能在推動社會發展、改善經濟民生扮演極為重要的作用,又可能造成資本霸權、無序擴張、侵犯個人隱私、貧富分化等問題。正因這樣,對待資本和平台經濟最合理的態度,從來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來不是不要監管,從來不是不要創新,而是優化監管,提升監管水平,儘可能擴大資本和平台經濟的正面效用。凡事過猶不及,只有因應形勢地保持允執厥中,才是對的做法。

正如黃益平教授說的「完善平台經濟治理,既必要、也急迫,但在制定與實施治理政策的時候,一定要珍惜這個已經可以跟一些國際領先平台競逐的行業,從而實現推動它們『做強做好做大』的初衷」,如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是正確的決定,接下來的關鍵是儘快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社會創造力,在提升監管水平的同時讓平台經濟成為中國崛起和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