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三年反思・八|防疫真的能去政治化嗎?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北京時間12月26日晚間,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正式宣告中國重新打開國門,疫情防控走向全面放開。但中國此舉並沒有換來國際社會的讚賞和歡迎,陸續到來的反倒是對中國入境的限制。放在三年時間裏,這像極了一個循環,因為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人們仿若重新回到疫情爆發之初,彼時中國疫情在大爆發,國際社會在加大對中國的封鎖力度,三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場景正在重現。

最早對中國疫情做出反應的是印度。12月24日,印度政府宣佈,即時要求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日本、韓國和泰國的入境旅客,接受強制核酸檢測。印度衛生部長表示,任何來自這些地區的旅客,如果出現症狀或檢測呈陽性,將會被隔離,此類旅客入境時亦必須填寫表格,申報健康狀況。同時印度衛生部已經要求民航部門在同日開始,在每個國際航班隨機檢測約2%的入境國際旅客,儘量減少變種新冠病毒流入的風險。

印度最早做出反應並不意外,因為2021年6月德爾塔變異病毒就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彼時印度在「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襲擾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以眼見疫情在中國境內大爆發,印度自然心有慼慼然。印度總理莫迪22日就發出警告,隨着中國和其他地區的新冠個案激增,全國要保持警惕,嚴格監控措施,尤其是在國際機場。

2021年6月,當德爾塔變種最先在印度發現後,印度陷入極大混亂。(美聯社)

緊隨印度做出反應的是韓國、日本。韓國疾病管理廳26日將中國列入「檢疫查驗的重點國家名單」,這意味着將在仁川國際機場檢疫階段,加大針對感染風險高且需要集中管理對象的入境篩查力度,體温超過37.5攝氏度的入境人員被歸類為有症狀者,本人及同行人員需要一同接受核酸檢測。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將從30日起加強入境限制,對來自中國本土的入境者和有7天以內在中國逗留經歷的所有人,在入境時實施核酸檢測。檢測陽性者原則上隔離七天,無症狀者可隔離五天,日本還對中國航班進行了班次限制。據《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將規定,往返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飛機只可使用日本四個指定機場。

緊鄰中國的亞洲國家快速反應之後,歐美等國亦不出意外地有了跟進。美國政府官員28日表示,由於對中國「缺乏透明數據」的擔憂,美國宣佈自1月5日開始,所有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2歲以上旅客,乘坐飛機到美國前,需要提交出發前兩天內的病毒陰性檢測證明。路透社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話說,「國際社會愈加擔憂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的新冠感染激增,以及所報告的來自中國的數據缺乏透明度,包括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意大利外交和國際合作部的公告稱,由於中國目前有大量感染病例,因此米蘭機場將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進行核酸檢測。

與一些國家的「限制」做法相對應的,則是一些國家對中國遊客的「擁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總體方案」的次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稱,自2023年1月8日起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港簽註。恢復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恢復簽發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隨後,法國、泰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丹麥、挪威、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士等國大使館、旅遊局紛紛在微博發帖,歡迎中國遊客到訪旅遊。

中國取消入境限制後,法國駐華大使館發聲,表達對中國民眾的歡迎。(資料圖片)

面對幾乎同時發生的「限制」和「擁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需要各方科學抗議,攜手共進,保障各國人員安全往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健康增長。「中方始終認為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

「科學抗疫」、「攜手共進」,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因為不管是武漢疫情爆發的早期,還是大流疫即將結束的末期,「科學防疫」從來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相應地,「政治」卻始終伴隨各國防疫的始終。

人們應該對疫情最早在武漢爆發之後的輿論風潮有些記憶。彼時美國從總統、政府官員到部分媒體,不惜舉起種族主義的大旗,給這場疫情貼上「中國製造」的標籤。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用「中國病毒」稱呼新冠病毒,並將人類與病毒的對抗稱為一場與「中國病毒」的戰爭,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形容中國為「疾病孵化器」,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在個人社交帳號及媒體採訪中多次聲稱新冠病毒是武漢實驗室一手製造的生化武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接受訪問時幸災樂禍地表示「新病毒將有助於加速工作機會留回北美」,《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則不由分說給中國扣了一頂「亞洲病夫」的帽子,《彭博商業周刊》2月17日封面則用特大號字體呈現出一個「脆弱的中國」,《紐約時報》稱中國「如中世紀的歐洲」,美國政治資訊網站Real Clear Politics認為中國政府為了迅速讓中國現代化和富裕起來所展現的決心和採取的政策措施與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名著《1984》類似……

武漢疫情早期,中國遭遇世界輿論的圍攻堵截。(CHINATOPIX / 美聯社)

病毒無國界,這樣樸素的道理理應成為經歷過無數次病毒侵襲的人類的基本共識,在疫情爆發早期卻被政治較量的硝煙遮蔽。雖然不能一概將世界範圍內的「恐華症」歸於美國,但經過一番「帶節奏」,再加上疫情本身不可知所帶來的恐慌,世界範圍內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恐華症」,不僅「黃禍論」等帶有明顯種族歧視的說法出現在權威媒體,在廣大民間也將華人一股腦兒當成「行走的病毒」,辱罵、歧視甚至是襲擊不間斷髮生。「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對我有歧視」—這是意大利華裔青年Massimiliano Martigli Jiang在佛羅倫斯做的行為藝術。當這樣的呼喊引爆社交媒體,反過來也佐證了歧視的廣泛性。

這並不是多麼久遠的「歷史」,而是發生在2020年年初的一幕幕。三年後的今天,發生了很多變化,人們對病毒本身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但「科學」與「政治」之間的張力始終沒有變。當前各國究竟是對中國進行限制還是擁抱,當然主要取決於各國內部的現實情況,但這同時也是政治的一部分。基於此,人們固然可以大聲疾呼「疫苗民族主義要不得」,也可以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抱持美好期待,但防疫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全然去政治化,「想象的共同體」也註定破滅。換言之,「講科學」與「講政治」,不只伴隨中國防疫的始終,也不同程度存在於各國防疫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