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復甦乏力 原因與出路在哪裏?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2023年農曆春節,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回暖跡象,但是離人們期待的「報復性」還有很遠距離,與此同時,根據中國央行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內地人民幣存款額卻增加了26.26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萬億元,與2021年9.9萬億的居民儲蓄增量相比,增加了7.9萬億。

2023年1月,人民幣存款又增加6.87萬億元,按年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增速比上一年更為迅猛。

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人們寄望於拉動消費的年輕人反而成為最愛存錢的群體。據一份專業報告顯示,在全國接受調查的40歲以下人群中,90後每月有存錢習慣的所佔比例最大,佔到41.7%。95後緊隨達到了40.6%。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真如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分析的那樣,面對越來越巨大的生存競爭壓力,中國已經像日本一樣進入「低慾望社會」,年輕人面對物質需求都無慾無求、心如死灰了嗎?恐怕不能完全這樣認為。

說到底,不管中國還是日本,也不管什麼樣的家庭還是個人,是否願意消費除了取決於顯而易見的消費意願,主要還是有沒有消費能力。而在背後支配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除了當下可支配收入,對未來經濟形勢與收入變動預期是否積極更是根本的根本。

一般人們對未來經濟與收入的預期越樂觀,消費意願就越強,甚至願意借錢消費(比如房貸車貸和各種信用經濟);反過來,當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趨向悲觀,消費意願就會變弱,會將更多的錢存起來,這時候即便人們當期收入不錯,也不會有消費意願,更不用說借款消費。

經多輪刺激,內地房地產市場依然持續低迷。(資料圖片)

這就是當前中國想盡千方百計希望促進消費,而消費卻不升反降的原因。這種情況下不管供給側改革做得再好,企業生產的東西再漂亮,也難以激起人們的消費慾望。

所以,為什麼"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存錢」卻來了,原因很簡單,就是人們的消費能力下降了,對未來的收入預期下降了。這幾年疫情影響,再加上各種內外因素疊加,在衝擊到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影響到了社會可支配收入,使得人們對未來經濟與收入預期缺乏信心,大家出於防風險考慮,更願意把收入轉入儲蓄。

而且因為這幾年內地投資收益下降,市場風險上升,人們的投資意願不足,原本人們寧願借錢投資的心態也發生了逆轉,更願意儘早償還貸款,降低負債。所以一方面個人長期信貸消費增長緩慢,另一方面卻紛紛提前償還銀行貸款,最近以來,據說一些銀行連提前還房貸都要排期到半年之後。

所以,怎麼樣才能促進消費呢?

除了繼續「放水」刺激消費,從長遠而言真正有效的辦法有兩條。第一,回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各種辦法把經濟儘快搞上去,讓貨幣在市場中流通起來,當社會經濟活躍起來,人們對整體經濟有信心了,消費意願自然會提升。第二,要大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要提升居民收入在整體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讓普通家庭和個人能從國家經濟增長中分享到更多果實。

中金指出,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加上資產價格下行,均會影響消費。(中新社)

這方面,內地經濟學家殷劍峰等人的研究很有意義。根據殷劍峰等人的研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一直不低,但是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卻長期嚴重偏低,成為居民收入增長乏力和社會內卷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以投資為主導的,很大程度上以保證政府收入增長為主,在國民收入分配當中,居民所得一直比例偏低。這在國民收入的生產和分配兩個方面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財富向廣義政府集中,企業負擔過重,同時居民收入增長也與經濟增長不匹配。

比較2012至2020年中美兩國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可見,中國政府和企業部門的收入佔比分別是20%和19%,而美國政府和企業部門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和16%。

所以,要從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並且將收入轉化為消費,就必須重新劃分三者分配比重,尤其是降低政府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收入比重,把這部分錢轉移為居民收入。當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相應的中國社會的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就會隨之提升,社會焦慮感會下降,國民幸福度會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