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技術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中國中亞領導人峰會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西安舉行,此次峰會為中國同中亞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新前景,各方同意科技合作對落實優先方向基礎和應用研究聯合專案具有重要意義,願開展雙邊高科技和創新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今年也將主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人工智能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國未來可與中亞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合作,尤其是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應用於分析市場需求、提升醫療基建水準等方面,這樣不僅有利於中亞國家乃至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改善民生、科技進步、經濟發展,也能促進中國自身的發展。

+1

如見中國與塔吉克最新發表的聯合聲明,雙方肯定就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建立機制加強合作的必要性,願共同推進數字經濟合作,鼓勵兩國企業、園區等加強在數字貿易、人工智慧、大資料、電子政務、區塊鏈領域的合作。塔方願繼續同中國大型企業合作,引進現代科技和方案,發展高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要把「一帶一路」建成「減貧之路」、「增長之路」,以及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由於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合作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已發生變化,未來中哈之間要進一步加強、深化在各領域的合作,應考慮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

自從上海合作組織架構建立之後,普京(左一)就主動藉助國際組織來介入阿富汗問題,試圖藉助這一組織排除滲透入中亞的北約勢力。相比之下,以習近平(中)為首的中方更傾向於「一帶一路」的開發,並不熱心權力轉移。(新華社)

首先,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幫忙中亞國家的產品有針對性地進入中國市場。中亞五國要發展經濟,需要多出口產品。而中亞五國的產品,如果要進入中國,需要獲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那麼,可以採取什麼方式?筆者曾經公開提出過,其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再出口產品到中亞國家。

要分析消費者的喜好,可以運用開來源數據採集和分析技術,包括從頂尖國際媒體期刊數據資訊庫,以及從微博、微信公眾號文章、Twitter、LinkedIn、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國內外社交媒體平台,爬取公開信息;並運用社交網絡分析、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技術加以整理分析。

伴隨着電子經濟的普及,當所有日常行為都可被追查,國民的生活習慣被全程記錄,形成了龐大的數據庫,顯示每人鉅細無遺的生活選項。中國在數碼化生活上走得最前,這無疑形成了一個大數據中心,有利於科研發展。(資料照片)

例如,透過核心演算法,先從各社交媒體上發現有眾多(百萬名或以上)的中國消費者,經常談論中亞國家的某樣產品,並對此表達了購買意願。中國有關部門就可把這些資訊告知中亞國家駐華大使館,以方便他們把相關產品出口到中國,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的生產廠家,也可以透過這個核心演算法瞭解到中亞國家的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出口中國產品到中亞國家。增加中國企業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不僅有助於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助於中國企業的出口。

其次,也可透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協助沿線國家的醫療健康發展。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間,中國不少醫療機構、健康產業企業基於AI技術的互聯網醫療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其在實體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大幅減少線下交叉感染可能,並且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

在中國,教育、醫療、5G、電力、製造金融、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都正在進行與AI技術的融合。(VCG)

由於不少中亞國家醫療技術水準較低,醫療專業人員非常短缺,中亞國家未來可以和中國的相關科技企業在AI+健康領域加強合作。一方面,新型醫療技術已被證明將有助於防範和消除新冠疫情。另一方面,AI+健康技術也將提升當地公共衛生早期預警系統,防範新型傳染病的擴散。

未來,中國的科技公司還可以和中亞國家進一步在這一領域深入合作,探討如何透過AI、網絡技術,説明醫療衛生服務能夠進一步深入當地各類社區,實現分級診療,提高中亞國家的民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進一步來說,未來中亞國家將可能透過新技術遠端利用中國的醫療資源,銜接線上與線下服務,中國的醫療資源則可透過新技術協助中亞國家在慢性病、常見病領域的健康管理,提高中亞國家整體的醫療水準,這對於未來全球的傳染病防控意義重大。

習近平日前會見中亞國家領導人:

對此,為了更好的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筆者有如下三個建議:其一,建議相關部委牽頭,搜羅、組織一批有上述技術力量的中國科技公司,打造成為中亞五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聯盟,集中為中亞五國提供技術支援。

其二,建議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的各地政府作為試點區域,利用國家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吸引中亞五國的科技公司高管、上述相關行業負責人、新聞行業負責人、進出口行業負責人,前來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公司、大學、科研機構進行訪學、交流,以此普及中亞五國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認識,進而擁抱高新科技。

2020年10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的慶祝活動,發表重要講話,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資料圖片)

其三,建議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的各地政府,派出相關人員前往中亞五國進行調研、訪學和交流,以瞭解目標中亞國家當前的科技水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情況,以及具體的實際需求,從而為這些國家制定更針對性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援助方案,以此推動這些國家的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簡而言之,相信透過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加強合作,有助於進一步推動雙方在其它領域,例如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而且,在金融貨幣領域的加強合作,有利於推進其它領域的合作。

+2

這是因為隨著金融貨幣的「語言」已漸成為國際共同的語言,各國民眾對貨幣使用的共同體驗,已產生了具有廣泛認同性的「通感」(Senseof Commonality)。這種「通感」,事實上已經打破不同的語言、風俗、民族和國籍的界限。中國與中亞國家加強在人民幣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增加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這種「通感」,「潤物細無聲」般的透過以金融貨幣的「語言」和方式,增加中國和中亞各國的溝通、交流和合作,以此為基礎還將衍生出更多領域的「通感」,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向前。

本文獲作者香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