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捱罵」困局的第一步是不怕罵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日前,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做好國際傳播成為今次論壇召開之際各方熱議的話題。

6月12日,「浙江宣傳」公眾號延續一貫的接地氣風格,因時因勢發布推文《國際傳播必須破解五大「困局」》,該文羅列的五大「困局」包括:內外無別、生搬硬套的「內宣化」傾向;宏大敘事、細節缺失的「淺表化」傾向;按部就班、因循守舊的「模板化」傾向;對象模糊、內容錯位的「籠統化」傾向;單打獨鬥、各自為政的「碎片化」傾向。基於該五大困局,該文在後半部分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幾個關鍵:創新才能促進傳播、共情才能產生共鳴、真實才能直抵人心、落細才能更好落地、合唱才能放大聲量。

與此同時,曾因主辦「浙江宣傳」而備受關注的原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現已擔任中宣部副部長的王綱,在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的致辭,也不出意外獲得很多人轉發。王綱在致辭中直接亮出了自己對當前輿論場的認識,以及媒體應有的「應對之道」。在王綱看來,當前國際輿論場的格局之變、話語之變、攻守之變在深度演進,置身新媒體時代,創新國際傳播拼的往往是平台、比的往往是技術、爭的往往是流量,更加需要自我逼迫、自我革新、自我重塑。

中宣部副部長王綱出席並致辭4月19日在廣州舉行的「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開幕式。(資料圖片)

那麼具體該如何「自我逼迫、自我革新、自我重塑」?王綱總結了四點:要切換主賽道,推進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堅持內容為王、移動優先,讓更多高質量抓人心的產品破圈出海;要擁抱新技術,加強前瞻性研究和應用,用技術賦能國際傳播;要相信年輕人,讓年輕人挑大樑、當主力,讓最有「網感」的人道海外講中國故事;要構建大格局,打組合拳、彈協奏曲,把話筒送到更多人手裏到前台去發聲,共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國際傳播,這已經不是新話題,而是十八大至今最高層反覆強調和意欲推動的事項,尤其在中西意識形態鬥爭愈發硝煙瀰漫的今天,國際傳播顯得愈發迫切和重要。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議聚焦國際傳播,彼時習近平提到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佈局,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着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更早之前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曾直言,「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國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

作為天然弱勢的一方,面對今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輿論戰,中國究竟該怎麼應對?

首先,任爾東西南北風,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立場。這也是從毛時代到鄧時代,再到今天的習近平時代,一直延續的傳統,亦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和靈魂。很難想象,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中國這艘巨輪在經歷文革十年浩劫後,何以能迅速掉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而取得今天的成就。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放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餘俊亮攝)

其次,面對各方批評的聲音,要不怕罵。鄧小平當年面對危機四伏的國際輿論環境,曾針鋒相對地指出:「不要怕外國人議論,管他們說什麼,無非就是罵我們不開明。多少年來我們捱罵捱得多了,罵倒了嗎?」

中國今天所處的輿論環境,總體上要比鄧小平時代寬鬆,中國在國際場合的影響力也已大幅躍升,有了更多話語權。雖然立足今天硝煙四起的輿論戰,中國無法做到不管「他們說什麼」,但至少可以「不要怕外國人議論」。正如鄧小平說的,「多少年來我們捱罵捱得多了,罵倒了嗎?」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中國有關部門在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全然不同的輿論戰場時,往往選擇「一刀切」,以為只要沿着既定的維穩思路阻斷「罵源」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既加劇了國際場域批評的烈度,也在漸次丟失國內輿論場的主導權。尤其在網路時代的今天,任何試圖用「刪帖」、「封號」等老一套來緊急公關,短期看遏制住了輿情,長遠看其實埋下了一個個「雷」。

最後,要看到和敢於承認己方的不足之處,切勿粉飾太平。中國偌大一個國家,不可能一點問題也沒有,中共作為世界最大黨,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從毛時代到今天的習時代,中國從積貧積弱一步步成為今天的世界老二,走一些彎路、經歷一些曲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面對各種「問題」,以及經歷過的「曲折」,要實事求是的看待和認識。這些「彎路」和「問題」,也是構成今日中國的一部分,尤其是避免再次犯下「顛覆性錯誤」很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