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重器」亦是腐敗高危區 中國軍工系塌方式腐敗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在中國這個對權力的監督原本就不足,腐敗隱患未根除的現實中,要在軍工領域裡有效並持續反腐,難上加難。

在中國火箭軍原司令李玉超、原政委徐忠波等領導層被「一鍋端」、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巨乾生神秘消失,以及國防部長李尚福被免職的數月後,全國政協主席會議12月28日決定,撤銷三名軍工企業高管的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被撤銷資格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劉石泉,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王長青。三人中,吳燕生和劉石泉都是特大軍工央企一把手,地位顯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60歲的吳燕生還曾獲先進個人稱號、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官方沒有公布撤銷他們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的原因,但三名軍工系高層同時被撤銷委員資格,足以說明他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很可能就是捲入已備受關注的火箭軍、李尚福腐敗問題。

外界相信,至今被曝光的「出事」人員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今年中以來受調查的軍方與軍工央企高層已逾千人。這輪整肅風暴所劍指的,也正是軍事工業領域,尤其是其中採購領域的人員。

具有學者氣質的李尚福本人就是軍工系的代表,他在航天工作和採購方面經驗豐富。李尚福1982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約31年,負責過多項重大航天任務的發射工作。他在2013年調入裝備部門,歷任裝備發展部(2015年軍改前稱總裝備部)副部長、部長,也曾短暫在戰略支援部隊任職,今年3月剛出任國防部長,10月就被免去防長職務。

12月26日,就在三名軍工系政協委員被撤銷資格的前一天,有中國「航母之父」稱號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原中共黨組書記、董事長胡問鳴因受賄近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被判處入獄13年。胡問鳴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2019年已退休,2020年5月被調查,他也是軍工系高幹之一。

202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舉行晉階儀式,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火箭軍司令員王厚斌(上排左邊)、政治委員徐西盛(上排右邊)晉升為上將。(新華社)

這場雷厲風行、持續多時的整肅行動是對中國軍工系的強烈震懾。在中國政壇上,俗稱的「軍工系」是範圍頗大的概念,包括航空、航天、核工業、船舶、兵器領域的技術官僚,也包括這些領域的科研學術人員。

過去10多年,中國投入大量資源推動軍事能力升級,軍事工業處於井噴式發展階段,取得近年新軍艦下水速度「像下餃子」、各型戰機、導彈研發成功,技術上不斷突破的成果。這期間,軍工系風光一時無兩、不少軍工系官僚踏入政壇並備受重用,有的還進入中央決策層,例如在本屆中共政治局委員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以及副總理張國清都出身軍工系。

不過,中國軍工產業在快速發展中,因權力高度集中而造成的腐敗隱患依然沒有消除。軍工產業與軍方掌握的資源越多,管理層面對的誘惑和腐敗風險也就越高。負責軍備採購的裝備發展部,以及研發武器的大型國企和火箭軍一方面掌握著保家衛國的「重器」,一方面也變成腐敗高危區。

國有軍工企業雖然名曰「企業」,但主要目標是服務於軍方的需要,運營方式難免帶有指令生產的計劃經濟色彩。在權力高度集中、掌握的資源極龐大,內部運作又高度不透明的情況下,腐敗風險不容小覷。

高層的整肅行動從軍隊擴展到軍工企業,則從側面說明李尚福等軍方高層落馬,更主要是因為經濟問題而非政治原因。這次拔出蘿蔔帶出泥、餘波持續數月仍未停歇、波及面廣泛的整肅行動,反映軍工領域腐敗問題的嚴重性,也凸顯中國在這方面亟待建立更有效的反腐模式,對權力進行監督。

中國研製的彈道導彈,相關軍工企業多在四川。(新華社)

軍事裝備的研發生產與採購有其特殊性,需要高度保密,不可能攤在陽光下讓輿論進行監督,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亦然。在中國這個對權力的監督原本就不足,腐敗隱患未根除的現實中,要在軍工領域裡有效並持續反腐,就難上加難。

至於軍工系技術官僚在中國政壇的發展問題,則需從長期與短期兩個視角思考。

長遠而言,軍工系必然還會是中共重要的幹部來源,出身軍工系的精英們擁有科技與經濟長才;他們在實踐中錘煉而來的能力,以及他們在政壇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們依然十分適合被吸納到官僚體系中。眼前的整肅風暴,相信也不會波及到已踏入政壇多年的「前軍工系」高幹。

但在短期內,軍工企業精英要踏上仕途、在政治上更上層樓,估計會受到影響。一方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把手雙雙「出事」,可見軍工企業內部人事震盪之劇烈,而被調查的對象範圍肯定不止這兩家企業;另一方面,既然軍工系目前被定為重點反腐對象,那其中人員即使有潛力晉升,估計也得在行動結束、塵埃落定後,才會消除疑慮,得到充分的信任。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