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二:外資撤離中國了嗎?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4年「兩會」召開,中共二十大換領導班子之後,由李強帶領的新政府帶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屆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中國是2023年的輸家」、「中國是反全球化的輸家」、「中國是貿易戰的輸家」……這是《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歲末報道中國時用的句式。此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停滯的十年』」、「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雜音也不絕於耳。當然,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loser」,這不是一個新聞,而是西方媒體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同「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登頂論」如出一轍。然而現實卻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新能源等新賽道遠遠超越西方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日德成為全球第一……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中國經濟沒崩潰,反而「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但從數據上看,確實「出口連續數月下降」、「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委靡不振」,從社會層面來說,更存在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事實。有人說:「微觀經濟感受才是真實的,無法用宏觀數據修飾、打扮出來」。但是,難道說5.2%仍高於大部份經濟體的GDP增長是「粉飾」的數據嗎?更何況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時,年均增長仍在全球大國中領先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悄然發生。
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何謂好?何謂不好?是看數據還是憑感覺?我們將通過十三個角度試著回答。

【《香港01》將陸續推出《十三問中國經濟》系列文章,此為第二篇】

「中國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外資撤離」,不少媒體以此為題材大肆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是吸引全球資本的熱土,但是最近幾年,部分外資開始撤出中國,關閉在中國的辦公室。外資進進出出並非始於去年,只不過到了2023年,外商直接投資(FDI)進入負增長,這是多年來罕見的負增長,引發了更大範圍內的關注。那麽,外資撤出中國,只是臨時性的資本流動,還是長期的大勢所趨?究竟如何看待這個現象?那些撤出中國的外資,還會再回來嗎?

相關閱讀: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一:無需感嘆5% 丟失的3個2%

2023年,外商直接投資(FDI)多年來罕見進入負增長。(Reuters)

以平常心看待資本流動

首先,必須先釐清一個概念,當我們談論「外資撤離」時,談的是國家商務部的「外資」,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外資」,這兩個「外資」是有一定差異的。

先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外資」,進進出出的現金流很正常。根據各個國家之間外匯市場匯率變化,經常產生短期的現金流動,這種資金流動,炒股票的有換匯買賣的也有。變化很多。

從資本市場看,日前《彭博社》報道,一些全球最大的基金正在撤離中國市場。《彭博社》透過對14家資產超過5億美元並投資於中資股份的美國養老基金持倉報告進行分析後發現,自2020年以來,其中的大多數養老基金都減持了中國股票。另外,截至去年12月底,中國在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跌至23.77%,這是中國內地股市自2018年加入該指數以來的最低點。而在MSCI亞太指數中,中國目前占比約為15%,也低於2020年的24%。《金融時報》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曾有報道:今年上半年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已離場超七成。

2018年6月,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當時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稱,這是國際投資者投下信任的一票。(路透社)

在外界看來,目前美國聯儲局寬松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周期敏感的新興市場有更大可能性提供更佳回報,而中國市場由於缺乏提振經濟的催化因素,國際資本撤離中國的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速。的確,主流基金的退出最初只是業績使然,但亦有對北京長期經濟問題的懷疑加劇、中國房地產行業岌岌可危,及美中戰略競爭等多種因素的考量。但對資本影響,還有很決定性的一點。

那就是,資本市場的流出,跟人民幣匯率有直接、緊密的關係。2023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7一路跌到7.3。中美兩國貨幣政策逆向而行,眾國央行兩次降息,而美國聯儲局則在持續加息。降息,人民幣會增加,而加息,美元會減少。一加一降之間,人民幣兌美元就是貶值趨勢。從炒匯的角度,在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就有大量的人民幣轉成美元流出,然後等到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又會有大量流進。現在人民幣跌到7附近,而一旦匯率回到6.2,資金也會大量流進。所以從這個角度,流進流出都會有影響,但這個跟FDI是兩回事。

當然,美國加息,導致融資成本激增。無論是私募股權投資還是外資關聯公司對中國企業的借貸,大都是用美元融資的。目前在美元成本高企的情況下,作為純商業的考慮,就算對中國有很強的信心,外商也不會再去借美元或外幣來投資中國市場。所以,目前國內外巨大的息差也會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的數據。

2023年11月1日,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後舉行記者會。(Reuters)

FDI負增長要不要慌?

真正判斷「外資」的標準其實應該是FDI。要知道,FDI才是真正的外資投資,它不僅帶來資本,還帶來技術,更帶來設備裝備、生產線,還帶來管理、市場渠道等等,這種外資才是衡量全球跨國公司流動的重要特徵,衡量一個國家和世界開放不開放的主要特徵。而對於FDI,數據則是清晰可查,這方面根本不需要憑感覺來說話。

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元人民幣,折合為1578.8億美元。這個數據確實是多年來首次的負增長。放在週期數據當中看,中國是在2010年首次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2010年至2022年使用情況分別為:2010年1057.35億美元;2011年1160.11億美元;2012年1117.16億美元;2013年1175.86億美元;2014年1195.6億美元;2015年1262.7億美元;2016年1260億美元;2017年1310.4億美元;2018年1349.7億美元;2019年1412.3億美元;2020年1443.7億美元;2021年1734.8億美元;2022年1891.3億美元。

2023年第三季,中國的外商投資出現了118億美元的赤字,是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首次。(路透社)

從這組數據中可看出,首先,相較於中國2000年時使用外資不過400億美元,在中國加入WTO後,引進外資的情況大大增加;其次,在特朗普任期的2017-2021年期間,再到拜登執政期,中美關系降溫,出現一定程度的脫鉤跡象,特別是美國推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戰略,將本國的訂單優先提供給盟國,以此讓全球產業鏈向美國的盟國轉移,進而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這對中國來說,不可說沒有影響,但事實上,從數據上看,外商對中國投資並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也就是説,外資並沒有因為美國同中國要脫勾而讓他們離開。再有,疫情期間的2020年到2022年,吸引外資情況更勁,並未受到影響。而且,數據上很明顯,2021年、2022年吸引外資是創下中國40年改革開放以來引進外資的天花板。

2021年的高位,是由於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後,2021年大部分西方國家正處於疫情高峰期,而中國率先進入恢復期,陸續開始復工復產,全球資本必然只能將中國作為首選。對於2022年,要知道,這一年中國多城市因新冠疫情封城再次長達數月。為何在外國人進不來,中國人出不去的情況下引進了如此多外資?其實是因為俄烏戰爭,在俄羅斯對歐洲「擰緊閥門」之後,能源價格暴漲,歐洲國家的石油化工、重化工、重工業普遍停產,為了長遠生計,不惜代價來保持天然氣流通和企業正常運營。不少企業就選擇了中國。

新冠疫情波及中國多個地區,全國範圍內人員流動、企業復工受到影響。圖為中國深圳的一些企業正準備復工復產。(新華社)

最代表性的就是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2022年11月訪華。隨同朔爾茨一同訪問的還有12位德企高管組成的「豪華」經貿團,包括大眾汽車總裁奧博穆(Oliver Blume)、西門子總裁傅樂仁(Roland Busch)、默克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葛麗鶴(Belén Garijo)、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澤溫(Christian Sewing)、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創始人薩欣等。隨行名單上的德國頭部企業還包括寶馬、瓦克化學集團、阿迪達斯、嬰兒食品製造商喜寶(Hipp)、加熱技術公司GeoClimaDesign和德國拜耳集團。須知,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在這一年年上半年就打破紀錄,高達1000億歐元。在看到朔爾茨一行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坐不住了,當下就宣布即將訪華,雖然成行已經在是2023年的4月,但此前兩國商務部門為這次訪問已經簽署了價格不菲的大單。

基本上,2021年和2022年使用外資的峰值都有其特定性。説回2023年的1578.8億美元,確實是降低的,但基本上就是回到2020年的水平,還高一些。其實如果按照增長曲線看,沒有2021年和2022年的特殊情況,2023年的1578.8也屬於常規數值範圍。

從長期曲線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的情況發展的很好,切莫因一個數據就草率的判斷外資是否已經捨棄中國,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稱,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資,營造良好環境,使外商在中國有好的發展。(微信公眾號@政知見)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國央行最新數據表明,近9個月來境外機構連續買入中國債券,累計金額接近10000億。外資購買債券的決策很簡單,收益當然是考慮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信用和安全。相比之下,中國債券的安全性更高。因此,近年來外資持續增持中國債券。目前,已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過去幾年平均每年新增100多家。自2018年初以來,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債券總量增加了200%,達到3.3萬億元。這其實是另一個維度的「信任票」。

當然,實際使用外資的下滑也是不可不關注的,自然不能讓外資的流出放任不理。而吸引外資最本質的方法當然是中國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和營商環境的改善。202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意見要求各方面「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做好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工作」。

2023年7月21日,商務部召開外資商協會專場政策解讀溝通圓桌會。(商務部)

以這份《意見》為頂層設計,而後紛紛出台吸引外資的優惠措施。2023年10月,中國宣布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2023年11月,商務部對內外資不合理差別待遇進行專項清理工作;2023年11月,宣布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2024年1月,繼續擴大免簽範圍,對瑞士也開放了單方面免簽。

從短期來看,這些舉措應該可以對部分外資起到穩定作用,不過從更長期來看,外資更需要的不只是一些技術性的優惠,更需要看到中國持續對外開放的勇氣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