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 | 時隔42年首次修法 國務院進入新的政治周期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這是國務院組織法1982年制定實施以來時隔42年首次修訂。國務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時隔42年的修法,折射出中國政治秩序與政治規矩的變化。

從文本對比來看,國務院組織法修訂之後,從1982年的十一條內容增加到如今的二十條內容,主要有七個變化。第一,增加了憲法中關於國務院性質地位的規定。1982年的國務院組織法雖明確表示法律依據與職權均來自憲法規定,但並未提及憲法中的規定,內容非常簡潔。今次修訂把憲法中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加入到國務院組織法中。

第二,明確和增加國務院工作的指導思想。近些年來,中國政治秩序與政治規矩出現許多變化,2018年的修憲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進憲法正文。自那時到現在,中國政治持續強化「黨的領導」、「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2018年和2023年兩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正是具體表現。1982年的國務院組織法不包含指導思想的規定,今次修訂把近些年來中國政治風向的變化和黨政關係的重塑都納入其中,十分清晰道出國務院的政治角色。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新華社)

第三,根據憲法中關於國務院職權的規定,修改和增加關於國務院職權的規定,比如「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第四,修訂關於國務院組成人員的規定,重點是進一步明確副總理、國務委員的職責,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列為國務院組成人員,明確國務院人事任免權。第五,根據實踐與依法治國要求,完善國務院機構及其職權相關規定。第六,健全國務院會議制度,增加規定國務院全體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總理辦公會議和國務院專題會議的規定。

第七,增加國務院依法全面正確履行職能的制度措施,新增的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都是與此相關,比如「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健全行政監督制度」、「國務院組成人員應當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帶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工作部署貫徹落實」。

以上七個變化,既反映出中國政治風向的變化,又包含依法治國的精神,回應了社會現實的要求。關於國務院組織法修訂,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李鴻忠在作說明時表示:「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有必要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修改國務院組織法,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重要內容載入國務院組織法,將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過法律規定予以體現……修改國務院組織法的首要政治要求,就是明確國務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明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國務院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

2023年12月18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向國家領導人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務院總理李強陪同下一齊接見,是回歸以來國家主席和總理首次一齊接見述職的香港特首。( 中央電視台片段截圖)

長期以來,黨政關係一直是中國政治的重大問題。儘管中國黨政關係的要害是「黨的領導」,但畢竟在形式上分為兩套體系,勢必存在分工協作的問題,甚至在互動過程中有時會面臨現實張力,讓外界產生政治聯想。近些年來中國政治風向變化的一個主要內容便是重塑黨政關係,改革開放以來在前台扮演政府角色的國務院領導的各級政府開始偏向經濟、社會、民生領域,「黨的領導」日益走向前台。2023年3月,李強在首次出席總理記者會時說的「新一屆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反映新形勢下中國黨政關係的走向。今年李強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增加新表述:「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自此,以今次國務院組織法的修訂為節點,過去數年持續進行的黨政關係重塑正式定型,國務院開始扮演新角色。法律往往是對現實的反映,1982年國務院組織法內容非常簡潔,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現實。如今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把近些年來的政治實踐納入其中,注重「講政治」,預示國務院工作正式進入新的政治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