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學校外評報告上載官網 蔡若蓮稱篇幅因校情各不同籲不宜比較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教育局今日上載第一批學校的外評報告總結章節到官方網頁,共有十間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新安排與學界提升校本管理下的專業問責精神,讓家長和公眾知道學校在培育學生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的表現。她指,總結章節的篇幅長短和改善建議的多寡,會因應校情和學校發展需要而略有不同,呼籲不宜以此作出比較,又指相信日後會有更多學校公開整份外評報告,讓公眾整全地了解學校的表現。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公開學校外評報告,能提升校本管理下的專業問責精神。(資料圖片)

隨著教育局推出「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本學年起,學校外評報告由以往校本自決公開,改為將報告總結章節上載到局方網頁。

蔡若蓮表示,外評報告包括「校外評核方法」、「學校發展現況」、「校外評核結果」和「總結與展望」四個章節,內容反映學校於視學期間的表現,簡明扼要地闡述校情、學校特色、學校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給予的改善建議。

蔡若蓮指,總結章節的篇幅長短和改善建議的多寡,會因應校情和學校發展需要而略有不同,呼籲不宜以此作出比較。

料隨後有更多學校公開外評 體現透明度和問責精神

整體學校的外評表現,蔡若蓮表示,報告的總章節反映學校用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包括STEAM教育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外評隊伍亦按校情給予學校改善建議,如加強科目和組別之間的協作,提升課堂的提問和回饋技巧。

她亦指,相信隨後會有更多學校公開整份外評報告,讓公眾整全地了解學校的表現,協力提升全港學校的整體透明度和問責精神,邁向更優質的教育。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歡迎當局做法。(資料圖片)

朱國強:關注報告未提外評年期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歡迎當局做法,既增加學校透明度、體現問責精神,同時對公眾展示學校的專業管理水平,值得肯定。

現時學校每隔數年做一次外評,朱國強指,報告提到的關注與建議,成為學校集中跟進的事項,務求把弱項改善。他指,新安排公開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但未列出做外評的具體時間,或未能反映學校最新情況,令外界誤會學校仍未完善,建議當局應設定合理年限,定期把發表多時的外評報告總結章節,適時下架。

朱國強認為,直資學校的管理與教學經驗,有利互相借鏡,提升教育質素,建議當局讓直資校長更廣泛參與外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