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優化學校自評 需交多項國民教育數據 公開各校視學報告

撰文:陳志壯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提出將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教育局今日(11日)向學校發通告,交代有關詳情。優化措施包括:中、小學自評時需聚焦更新後的七個學習宗旨;學校改為每年提交更新版學校表現評量數據,包括多項新增的國民教育相關數據;以及於2023學年下學期起,在教育局網頁公開全港學校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

根據原有架構,學校需定期進行自我評估,向教育局提交報告,而教育局亦會安排校外評核和重點視學,向學校提出改善建議。

教育局於通告中表示,一直持續檢視架構的推行成效,早前委託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進行相關研究,報告肯定架構有助學校自我完善,但各校自評工作存在差異有改進空間,因此推出優化措施。

教育局指,由於中、小學分別更新課程指引,因此要求學校由本學年起,自評時須更聚焦於七個學習宗旨,並以此作為自評的反思點,評估學校效能。另外,為加強學校運用數據能力,由本學年起,學校需每年收集學校表現評量等數據,並提交校董會和教育局,同時讓教育局掌握學校教育的現況,製作參考數據供學校自評使用。

教育局同時修訂學校需提交的表現評量數據項目以及評估工具和文件,協助學校進行自評。新增表現評量數據包括:資源運用、國民教育和STEAM相關教師專業培訓、國民教育學習相關經歷、學生對國家及學校的態度(小學)和情意發展(中學)、學生體適能表現。

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透明度和體現學校問責精神,由2023/24學年下學期起,教育局將上載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到網頁,日後亦會按需要上載重點視學報告。至於自評報告,現時要求學校將報告存放學校,供包括家長在內的持份者閱覽。

教育局將於下月就措施舉辦簡介會,以及於2023年4月起分階段舉辦研討會暨工作坊,協助學校加深了解優化後的自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