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教區兩校培訓歷史人才 屢獲專題研習殊榮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為了加深學生對香港不同範疇歷史的認識,以及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同樣來自天主教教區的聖安當女書院和天主教培聖中學持續參與由香港歷史博物館與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合辦的「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研習比賽)。研習比賽至今已踏入第十一屆,一直為各學生史學家提供舞台,並由歷史學界資深學者和專家擔任評審,研究水平備受肯定,深受學界歡迎和認可。(內容由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兩校近年來在研習比賽中屢獲殊榮,更於第十屆賽事分別取得「初級組(多媒體製作)」冠軍,以及「初級組(多媒體製作)亞軍」和「高級組(多媒體製作)」亞軍」,可見兩校均積極支持學生深度考察,持續培訓歷史研究人才。

【聖安當女書院】愉快學「史」

聖安當女書院連續在第九及第十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初級組(多媒體製作)榮獲冠軍。回想起為甚麼我們最初會參加歷史專題研習比賽?雖然參加比賽通常都有一顆爭勝之心,但同學往往因怕輸反而不敢嘗試。所以我們報名參加的初心,只是純粹帶學生去「玩」,增廣見聞,愉快自主學歷史。而我們定下的目標是開心而沒壓力地完成專題研習。

(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面對疫情兩年,學生很多時間被迫留在家中,很多境外考察活動取消。第十屆研習主題是「宗教信仰與香港歷史發展」。於是我們考慮在選題目上,不如選一個少數族裔的宗教,認識香港多元文化,亦增添研習的樂趣。我們的題目是《燃亮香港──探討瑣羅亞斯德教對香港的發展和貢獻》。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祆教或拜火教。雖然巴斯人在香港植根百幾年,但大多數的香港人對此宗教仍感到很陌生。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很神秘的宗教,促使他們探究的好奇心。在香港開埠時,巴斯人對早期的香港發展和貢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同學們訪問了瑣羅亞斯德教祭司Ervad Homyar G Nasirabadwala,粵港澳祆教慈善基金會主席夫婦Mr Neville Shroff and Mrs Farida N Shroff。學生需要全程以英文交流,戰戰兢兢地發問,但當順利完成訪問後,不知不覺間提升了同學的自信心,還有一份滿足感。透過人物專訪,同學有機會接觸不同種族、認識不同社會階層。雖說是「玩」,但對學生而言,其實是留下很深刻的學習經歷。

(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學習歷史另一個方法是實地考察。巴斯人對香港的發展和貢獻的足跡遍佈港九。學生在實地考察前猶如去旅行一樣,學生需要自己計劃考察行程路線,事前做二手資料搜集,例如翻閱歷史文獻、借閱相關書籍等,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好機會。藉著專題研習,讓學生了解香港的少數民族,進而尊重不同的宗教,加深對香港中西融貫的歷史文化的理解,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

培養歷史使命感

(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至於第九屆的主題是「集體記憶—香港戰後的流行文化」,我們的題目是「時代印記—香港漫畫《老夫子》」,選老夫子作為研習題材的原因是同學最喜愛,從小看到大的漫畫,是一部老中青三代都有共鳴的作品。我們在聖誕假期約見《老夫子》出版人吳中興先生。在訪問訪問中,剛巧遇見作者王澤及總編輯邱秀堂二人從台灣回港探望吳中興先生。我們很幸運地能採訪《老夫子》作者及出版人以取得一手史料。從訪問得知,《老夫子》的作者及印刷商都由父親一代傳到子女第二代,可見一部跨年代的漫晝,不論是創作者抑或是讀者都是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讓同學明白到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吳中興先生是香港文化界其中一個重要的出版人,令人婉惜的是他在受訪後數月後因病離世,我們今次訪問應是他生前最後一個訪問。同學們即使面對疫情,未能回校面對面一起製作短片,令製作難度大增,但大家不期然有一種歷史使命感,很想將這段珍貴的訪問片段,變為有價值的歷史紀錄片。

研習過程中,基本上是以學生為主導,由開始擬定題目、搜集二手資料、人物專訪到後期製作短片,都是學生互相合作完成,老師只是作一個輔助的角色。興趣是讓學生自發去做的最強推動力。雖然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是一個比賽,但都希望學生玩得開心,學得開心。

【天主教培聖中學】「培」育「聖」人:考察實地一手史料 培養多元歷史技能

「追求卓越,止於至善」是天主教培聖中學的校訓內涵,更是其培育學生發展的目標。而本校歷史科亦不只著重歷史知識傳遞,更重視學生如何從個案研習掌握多元歷史技能,培養學生探究精神,並以宏觀視野看待過去與現今的議題。

學生考察本地道教團體(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因此,天主教培聖中學自第一屆起已經開始參加研習比賽,並一舉取得當年「多媒體製作組(高級組)」冠軍,至今取得多屆獎項,當中包括冠亞季軍,合共八個獎項,成績令人鼓舞,並成為學校歷史科的焦點項目。有別於過往強調傳授歷史資料性內容,現今歷史教育更強調學生探究的過程以及知識的建構,達致「學會學習」,故本校歷史科注重培養學生歷史探究能力,尤其懂得提出問題及尋找資料。

本科秉承多年傳統,於2020至2021學年派出初中組及高中組同學參加以「宗教信仰與香港歷史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並分別取得多媒體製作初中組及高中組雙亞軍。

回顧主教堂發展軌跡 呼應天主教辦學理念

本校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辦的天主教學校,一直秉承天主教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宗教氣氛。學校每年均會籌備及安排不同類型的宗教活動,讓同學有更多機會到訪聖堂,例如安排同學到鄰近學校的天水圍聖葉理諾堂、九龍聖德肋撒堂及石硤尾聖芳濟各堂參加宗教活動,令同學明白聖堂和宗教生活之間的關係。

學生到主教座堂進行歷史考察(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除此之外,聖堂與香港城市發展關係密不可分,更是一眾天主教信眾的集體回憶, 所以初中組同學以「天主教教會在香港的發展」為研習方向,並選擇以「願你受讚頌——香港天主教聖堂建築與城市發展」為題,並以港島區著名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堂為研習對象。同學翻查二手文獻資料,例如各樣的天主教建築的資料介紹、不同聖堂的片段及互聯網資料等等,同時透過與神父和導賞員訪談獲得一手資料,聚焦本地具特色的天主教聖堂建築及信仰傳播發展,以豐富參賽影片內容。因此,同學以歷史技能為基礎,透過回顧主教座堂一直以來的發展軌跡,了解當中與社區的互動關係,進一步加深對香港天主教教區工作的認識。

研習香港華洋背景 回饋校本歷史課程

學生與金蘭觀長老合照(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香港是個東西文化交匯之地,除了殖民地背景帶來濃厚的西方文化之外,中華文化亦承傳已久。而華人社會中存在不同傳統民間信仰,尤以道教文化盛行,所以高中組同學以「華人社會民間信仰在香港的發展」為研習方向,並選擇以「從金蘭觀看扶乩在香港發展與現況」為題,並以民間道教團體、註冊慈善機構「金蘭觀」為研習對象。同學翻查二手文獻資料,例如中國道教文化與老子的關係,以及由潮州南傳香港的經過等等,並且透過實地考察「金蘭觀」和訪談獲得蒐集一手資料,聚焦了解民間宗教團體與慈善事務發展。

由此可見,是次研習體驗能啟發學生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提出有意義的提問、搜集並分析歷史資料,繼而得出以史實為基礎的結論。參賽同學能夠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歷史研習技能,並且大大加深對歷史科「早期香港地區的歷史、文化與傳承」和「香港直至19世紀末的成長與發展」等等不同課題的理解,並以研習作品回饋校本歷史課程,成為特色學與教資源之一,進一步擴闊學生成功經驗,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繼往開來 追求卓越

天主教培聖中學歷史科於本學年參與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第十一屆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透過回顧兩次世界大戰下的香港足跡,配合本校天主教核心教育的「生命」價值,繼續培訓學生多元歷史技能,並且教育學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理念,延續天主教教育的願景和使命。

(內容由聖安當女書院、天主教培聖中學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