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 愛的教育 親子同行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很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著孩子有美好的將來,父母往往安排很多興趣班和課程予孩子,充塞孩子的時間。然而,聖經中提到父母要恆久耐心地教育子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日常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往往是孩子潛移默化的學習課程。父母的一言一行,生活喜好,思想價值及宗教取向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子女的成長。試想想,如父母教導孩子與人溝通時,即使遇上反對聲音或不同意見時,都要耐心聆聽溝道,務求達至和而不同的局面。但當父母與人相處時,時常表現得暴躁不安,事事批判,孩子看在眼裏,聽在心裏,這又怎能怪孩子不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兒女呢?(內容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提供)

親子共同製作布偶,加強親子溝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提供)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孩子如何?父母必先如何!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作言教身教的榜樣,以愛及正確的態度與孩子多溝通互動,而不是以一些「外判式」的興趣班來將管教孩子的責任「外判」他人。我們是要與子女同行人生的成長路,關心及討論他們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以愛為基礎教養他們。

我們都知道放任和只顧滿足孩子的訴求,並不是愛的表現,那只是一種溺愛放縱,最終只會令孩子驕傲自我、不聽教誨和目中無人。真正的愛是要讓孩子感受得到和明白得到。因愛是互動的,孩子如果經歷過父母的愛,他們自然會珍惜這段愛的關係。當孩子們知道他們做出某種言行和態度會令父母不悅,他們便會慎言及留意自身的態度,盡力做一個父母喜愛的好孩子。反之,父母因急於一時,以大聲責罵或懲罰逼其就範,短期只能收一時之效。久而久之,只會愈發嚴重,適得其反,做出很多反叛的行為。所以我們教養孩子應以身作則,溝通時的措辭不可隨便,亦應恰當地加入多些愛的肢體語言,如擁抱和親吻,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以愛心培育孩子,孩子才得以健康快樂成長,這不正正是每一位父母抱著自己的初生嬰孩時最初的期望嗎?

(內容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戴翰芬幼兒學校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