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拒面對內心感受可影響性格 七種方法助你認識情緒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一個長期對情緒缺乏認識的人,輕則脾氣暴躁,嚴重者會變得自欺欺人,缺乏真誠,最後甚至變得偽善、人格扭曲等。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其他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其實透過接觸情緒,是一個讓我們真誠地認識自己的渠道。例如內疚,它是良知受到干擾而衍生的情緒,若然沒有內疚,我們連做錯事都不自知;又例如恐懼,它是讓我們感到安全受到威脅,再深一層來說,它是令我們知道自己的限制,自覺有限才覺悟自己渺小。

究竟要怎樣才能真誠地接觸情緒?近來香港流行很多心理治療的方法,例如內觀法(Mindfulness)、靜坐、催眠、身心放鬆等,其中有些提醒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透過接觸情緒,是一個讓我們真誠地認識自己的渠道。(Lesly Juarez/Unsplash)

一、開放(Non-judging)

很多時候,批評令我們想改變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對自己的感受予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去接受,我們便能如實地察覺自己的內在經驗。

一、開放(Non-judging)。(Sharon McCutcheon/Unsplash)

二、耐性(Patience)

耐性是一種智慧,有耐性的人,會明白萬物皆有時,欲速則不達,我們要對自己培養這份耐性。

二、耐性(Patience)。(Austin Neill/Unsplash)

三、初心(Beginner's Mind)

活在此時此刻,我們以「初心」的眼光來看周遭的一切,因為每刻經驗都是獨特的,蘊含生命本身的無限生機,如此我們會在平凡中看見不平凡。

三、初心(Beginner's Mind)。(Jukan Tateisi/Unsplash)

↓↓↓↓↓【編按:按圖放大看第四至第七種方法】↓↓↓↓↓

情緒是上帝造人給予的上佳禮物,透過情緒,我們可以誠實地面對自己、認清自己的本相。可惜由於種種文化對情緒的誤解、自我的否定、對事情的偏執等等,令我們拒絕接觸情緒。其實,當我們以開放的心靈接觸自己的內心經驗和情感,不但可以完全感受情緒,釋放這些經驗,亦可整合成人生的智慧。

以上內容節錄自《情緒傷害的醫治》

作者:黃麗彰

編者:賴百樂、伍詠慈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情緒傷害的醫治》,黃麗彰,突破出版社)

內容提供:若水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學習誠實地接觸情緒」​】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