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心臟電腦掃描輻射量減約七成 閉氣時間較短適合長者小朋友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更新:

進行心臟電腦掃描對於準確診斷冠心病非常重要,以助及早治療,免除隨時急性病發的風險。近日有美國心臟組織建議應以心臟電腦掃描作一線冠心病檢查,放射科專科徐偉聰醫生說,近年心臟電腦掃描進步不少,在輻射量、閉氣時間、顯影劑劑量減少的同時,影像清晰度更高,為患者帶來裨益。

最新心臟組織建議:以心臟電腦掃描作一線檢查

徐偉聰醫生說:「最近兩大美國心臟組織,美國心臟學學院(ACC)及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最新指引,針對出現冠狀動脈疾病症狀的患者,應以心臟電腦掃描血管造影作為一線檢查。可有效幫助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風險評估及有助決定治療方案。」早於2016年,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院(NICE)亦有指引,建議心臟電腦掃描作為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有出現胸口痛患者的一線檢查。

血管中度狹窄 可進行血流儲備分數造影

一般而言,血管堵塞90%或以上需要通波仔,但臨床上有患者的血管收窄五成至七成,屬於「中度狹窄」。徐偉聰醫生說:「這班患者到底是否需要通波仔?單靠心臟電腦掃描的影像,或難以判斷血管狹窄對心臟血流的影響,影響醫生作及時、準確的治療決定。」

傳統可以進行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在血管中插入細管,通到心臟,計算血液通過狹窄處的前端(正常點)與遠端(病灶點)兩者之間的壓力差,以得出血流儲備分數,量度心臟的壓力和血流。如FFR值為0.8以下,即心肌功能受影響,須考慮進行「通波仔」。

(左起)暖心行動參加者林小姐、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先生、放射科專科徐偉聰醫生、暖心行動參加者盧先生。

血流儲備分數造影非入侵式較安全

可是,徐偉聰醫生說,這個檢查屬入侵式,需要將儀器插入到血管,始終有一定風險,所以國際組織亦有將血流儲備分數造影(CT-FFR)納入指引,以非入侵式檢查,進一步評估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血管情況,以確定患者是否需要通波仔。

其好處是非入侵式、只需要運用患者的心臟電腦掃描影像,通過電腦程式的模擬和計算,便可直接計算出數值,意味患者只需要進行一次檢查,醫生便可以透過分析數值和影像上的顏色分佈,例如紅色部分代表該處血流供應有問題,判斷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

新式心臟電腦掃描 輻射量低、顯影劑量少

徐偉聰醫生說,心臟電腦掃描有多項突破,包括輻射量、顯影劑量、掃描時間和影像清晰度。「在輻射量方面,新型電腦掃描儀器比起傳統減少67%輻射;第二是檢查時間縮短,由250毫秒減至66毫秒。以往患者因進行電腦掃描期間難閉氣(如長者、小朋友)、心律不整、心跳過快而致掃描影像模糊,影響了診斷,現時檢查時間較短、不需要長時間閉氣已可完成檢查。」

至於顯影劑劑量方面,新型電腦掃描儀器顯影劑減少達四成,減少顯影劑有機會造成的影響,有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也能安全地接受檢查。最後,雖然輻射量較少、時間較短、顯影劑量較少,但其3D成像比以往更清晰,清楚顯示血管有否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