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日本】探索瀨戶內海小島 黃昏村落變身藝術殿堂

撰文:Carina & Franco
出版:更新:

遠在日本的瀨戶內海,眾多島嶼有如繁星般散落在那平靜的海面上。各個小島都蘊藏著前人累積的歷史和文化,但面對人口日漸老化,新一代都選擇離開之際,這些似是即將走進黃昏的偏遠島嶼奇蹟般得到重生。
藝術家在此發掘出人與自然的聯繫,將感受到的小島情懷和文化氣息轉化為不同的展品,設計和建築,為島上年華老去的居民尋回昔日的活力,同時讓遊人思考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和可能性。

【上回旅途:熱門地點的冷門景點:京都.宇治.奈良

旅途上發現原來這裡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在宇野港開往直島本村港的船上,認識了來自瑞士的父母帶著他們兩個可愛的兒子; 到達居住的民宿後,有三個荷蘭男生和一對加拿大夫婦,他們以前都分別到過香港旅行,言談中多了不少話題; 騎單車往Benesse House 的路上,認識了一對美國父母,他們相約了在倫敦工作的兒子在這裡相聚,再一同探索直島的各個美術館。

心想是什麼吸引著他們呢? 環顧整個旅遊體驗,不論是簡潔清晰的網頁方便安排旅程,完善的交通配套讓人輕鬆穿梭於各個小島之中,國際知名藝術家令人目不暇給的排場,善於包裝及專注細節的主辦單位將本來藉藉無名的眾多小島昇華成當代藝術界的殿堂。安藤忠雄返樸歸真的建築、草間彌生的點點南瓜、西沢立衛的豊島美術館,是他們的作品成就瀨戶內海奇蹟。

瀨户內國際藝術祭每3年一次,下一次會於2019年舉行,於直島、豊島、高松、男木島、女木島等這十多個位於瀨户內海的地點舉行。如果踫不上藝術祭那會否很掃興? 可以答你是絕對不會。許多藝術館都是常設館,藝術祭時會比平時更多藝術品及遍佈不同地點,又會有許多藝術表演融入社區。

在直島起碼要用上2-3天時間才能把這些藝術館好好探索,Benesse House 及地中美術館都由安藤忠雄操刀,簡單的線條,利用島上的自然地貌,光看藝術館本身已經是一件徹頭徹尾的藝術品。Benesse House 的Oval是客房,只有6間,亦只供入住的賓客去感受Oval與大自然的和諧。建議可以於其中一天租上單車去環島一圈,探索不同的博物館之餘亦去看看居民的生活。我們在途中遇到一個民居主人與我們聊起天來,他的花園是整潔優雅的日本庭園,花園和客廳都分別是1 個羽毛球場的尺寸。藝術祭融入「家計劃」,活化直島上獨立的民居或寺廟神社,將本來的場地營造成藝術空間,其「Minamidera」漆黑一片的體驗,只能相信自己及身邊的陌生人,光線出現的一刻又是如何的感動。

豊島最令人着墨的非豊島美術館莫屬。整個美術館的結構打破傳統,放棄橫樑和支柱,以鋼筋造成大弧膜最後拼上不規則的白色水泥塊,凝造出高4.5米,寬40米,長60米的空間。豊島美術館坐落於稻米梯田的角落,整個展覽館的設計喻意為此刻停留於島上的水滴。美術館沒有多餘的展品,地上會不斷滲出少量小水點,大弧膜兩邊分別都被劃走一片大圓形,吸引大自然的空氣和風雨於美術館作客,成為其變幻莫測的展品。豊島美術館更設有咖啡廳,在大弧膜下用膳亦是不錯的體驗。另外,豊島横尾館的色片隨著觀看角度而有所變化,唐櫃的藝術籃球架也能凝聚起大家。

+4

要去其他小島有機會要經高松這個港口作船隻接駁,去男木島就是一個好例子。高松位於四國的北面,是出產烏冬的據點,難得經過亦可以一試烏冬的滋味。當已到過東京六本木和涉谷街頭,再來到高松會明顯感受到四國樸實的一面,無論從市民的衣著或街上的繁華程度相比,高松都是比較慢活。一個個穿著小丸子服飾的小學生排好隊等火車,最令人羨慕的是火車站與玉藻公園相連,等火車同時可以欣賞一下面前這片大湖,看著居民在橋上踱步。

+4

男木島與女木島並稱「雌雄島」,島上保留著依山而建的民居,平地少而坡道多,白色的膠椅散落於山徑入口,濃濃的鄉土味和面前的摩登的「男木島之魂」產生強烈的對比。男木島之魂是一座用以迎賓的亭子,屋簷上用了八國文字拼成一片小海浪,既能夠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又能呼應前方拍岸的海浪。小島雖小卻隱藏不少藝術品於民房之中,在山上回望遼闊的大海頓時也忘記坡道帶來的疲憊。男木島其實非「貓島」,但島上亦能見到超過30隻小貓在散發其主子身份的魄力,吸引不少旅客。

在瀨户內國際藝術祭的小島嶼,瑰麗堂皇的餐廳都顯得格格不入,你亦找不到這類型的食肆。小島風情,用心製作,人情味濃厚才是小店的典範。隨便一間咖啡店,豪不張揚的食堂隱藏於民房之中,不柔也不急,賣完預計的食品就關門休息。所以建議盡量在黃昏6點前吃晚飯,以及最好找一間可以提供早餐的民宿。由於靠近大海,不少民宿亦提供清晨與賓客一同出海捕魚的活動,有心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6

在不同的島上的確遇到世界各地的旅客,但八成旅客仍是日本人。大部份的展覽館都設人流監控,需要預先上網購買入場票及選擇入場時間。在應付一系列的交通配套、完整的建設及充足的人手安排下,仍能夠在商業及藝術體驗中爭取平衡,這樣的堅持才能令大家珍惜。而小島之間亦互相支持,在不同的小店都會寄賣鄰里及其他島嶼的自家製產品,來自小豆島的橄欖油,豊島的草莓醬,在產品上也洋溢著一趟藝術祭。

可能是習慣了香港的風景,幾乎忘記自己其實成長時最愛在天星碼頭欣賞維港兩岸景色,放假不時到離島遊走看海。西貢散落著形形式式的小島,絕對是我們心目中最美麗的內海。三面環海的香港孕育出我們內心對海洋的鍾愛,這都解釋了當到達瀨户內海時心中那份莫名的喜悅。

參觀期間望著平靜的海洋,不禁反思香港眾多小島能有條件做得更好嗎,在未來的旅遊發展能擔當起更重要的角色嗎?藝術發展除了西九以外,還可以在其他土地上發光發亮嗎?我們的長州有著傳統飄色和搶包山外,潛藏著久遠的島民風情和文化,南丫島坪州梅窩都是昔日香港人在平價機票還未盛行時的熱門旅遊點。如果將各個小島重新整合,把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文風情作藍本,將島上閒置的空間釋放出讓本地藝術家進駐,配合現有往來中環的渡輪航線,可以變化出什麼樣的光景呢?

相信本地旅遊的概念絕對有條件推廣在我們的城市之中,建基於香港獨有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貌。我們的藝術不能再局限於四面牆之中,而是要把藝術和環境結合,要和日常生活產生共鳴。在參觀藝術之餘,人們又可以在途中吸收香港不同島嶼的人文氣息,豐富的養份滋潤著各人的心窗,這樣才能演化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期待香港有日會孕育出自己的海上藝術絲路。

(所有圖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