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大法官任命:特朗普連任與否的關鍵因素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美國總統選舉前46天因胰腺癌離世,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打亂了兩黨佈局和競選節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快將於9月26日宣布補位人選。

根據目前輿論,芝加哥第七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似乎是最優可能的大法官提名人。

但就提名的聽證會和投票時間表,共和黨領導層尚未確定。他們的總體態度是速戰速決。共和黨當前在參議院佔53票,民主黨佔47席(包括2位隨民主黨投票的獨立參議員)。無論是選前還是選後的權力過渡時期,民主黨要想阻止投票,就至少需要4名共和黨人倒戈,因為在投票持平的情況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作為「參議院議長」也有關鍵一票。

不過,共和黨議員也非一定勝券在握。

2018年5月,巴雷特出席聖母大學法學院的演講。她是最高法院大法官熱門人選。(AP)

11月大選除了總統選舉之外,還包括國會選舉,其中參議院35個改選席位中,有23位為現時共和黨席位,共和黨稍有閃失就有可能會失去參議院控制權。

最早站出來反對選前投票的共和黨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屬於温和派,席位風險大,原因是她曾支持特朗普對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的提名,選區選民對此持反對態度。為了連任,她支持由11月3日大選的勝出者提名大法官。

另一位反對選前提名和投票的共和黨參議員是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她今年沒有選舉壓力,但支持女性墮胎權力。

參議院最大搖擺票之一的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9月22日決定支持就特朗普的提名人投票後,民主黨在大選前阻礙投票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右翼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更是主張在大選投票前通過投票。

也有共和黨人主張在選舉前舉行司法委員會聽證會,選後再進行投票。對於這一方案,黨內有人擔心因為大選和參議院選舉結果而改變投票意向。比如,假如拜登(Joe Biden)勝選,共和黨失去參議院控制權,某些温和派共和黨人為了在「拜登政府」任職,可能會改變投票意向。

2020年9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費耶特維爾參加競選活動。當時他已獲知金斯伯格去世的消息。(Reuters)

在如此接近大選之際推進提名並投票,還是100多年來首次出現。1864年大選前27天,當時的首席大法官Roger B. Taney去世,尋求連任的林肯(Abraham Lincoln)等到大選連任後才提名新人選。

根據國會研究服務處(CRS)的數據,自1975年以來,參議院審核並通過大法官提名所需時間平均在70天左右,最快的一次恰恰是金斯伯格本人1993年的提名,費時43天。奧巴馬(Barack Obama)和特朗普任內的提名人審核也平均花費了70天時間。

現在距離大選前僅僅剩下30多天的時間,加上國會尚有疫情救助議案、政府開支議案等處理,參議院對特朗普提名人選的審核難免被指倉促。

但共和黨領導層「等不及」,深知大選前景晦暗不明,特朗普民調持續低迷,且丟掉參議院的風險高,只能利用共和黨控制參議院和白宮的天時地利,儘快通過提名人選。如果特朗普敗選,共和黨也有可能在1月就任前強硬通過保守派提名人。

從特朗普的連任利益角度考慮,他提名後也希望共和黨加速提名審核,利用自己掌權優勢通過提名,促使新的保守大法官在大選前上任。一旦此次大選結果充滿爭議,最高法院介入後將做出有利於共和黨的裁決。這也是特朗普最關心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