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伊利實名舉報前董事長鄭俊懷 多年恩怨如何造成?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內地乳業巨頭伊利集團昨日(24日)發布實名舉報文章,指前董事長鄭俊懷長期造謠及迫害伊利,又指其有原國家級領導、多位省部級領導、廳局級領導充當保護傘包庇。
鄭俊懷有「中國乳業教父」的外號,其早於1983就在伊利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工作,之後於1993成為伊利董事長,見證其股份制改革並上市,直至2004年入獄才遭撤職。但這位在伊利「貢獻」超過20年的前「話事人」,為何至今反而被伊利實名舉報?兩者有何恩怨?

伊利前董事長鄭俊懷被指是謠言「源頭」。(資料圖片)

一開始要從鄭俊懷的個人經歷講起。雖然被稱為「乳業教父」,1950年出生的他卻是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直到1983年進入伊利集團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擔任廠長,才開始了他的乳業生涯。

時至1993年,伊利進行股份制改革,並於3年後成為中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鄭俊懷出任改革後的「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CEO,成為行業領軍人物。不過,上世紀90年代,正是中國乳業開始蓬勃發展的階段,時值國企股權改制大潮,很多人採用「灰色」的手段令國企上市,鄭俊懷就是其中之一。

鄭俊懷當時選擇「曲線MBO」的道路,即他和伊利的20多名主管出資成立一家「華世商貿公司」,相繼收購一些國企所持有的伊利法人股份。由於鄭俊懷團隊並沒有太多的現金,在收購中便採取了一些「灰色」做法。

到2004年6月,鄭俊懷卻被舉報「侵吞國有資產」。雖然他在法庭上辨稱:「所為一切均是為了解決管理層持股的來源問題,至今不明白我的行為已經犯法。」但最終還是因為「挪用公款罪」被判入獄6年,後獲得兩度減刑,於2008年刑滿釋放。這項控罪,亦令他從一手扶值的伊利中離開。

伊利董事長潘剛。(資料圖片)

現任董事長成為被攻擊對象

接任鄭俊懷董事長一職的,是曾受到他器重的潘剛。潘剛自1992年進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廠擔任質檢員,此後在伊利內部不斷升職,2002年出任伊利集團總裁、董事。鄭俊懷落馬後,潘剛於2005年接任伊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至今。

而鄭俊懷對伊利的主要「造謠」對象,正是他的這位前下屬。2011年2月,鄭俊懷任內的董事長助理、73歲的張三林通過《內蒙古商報》前社長李希曉等人,在網上刊發「伊利被掏空掏盡內幕」,稱潘剛早在2000年就開始斂財,多次利用職權貪污、挪用公司財產,把國家財產變為其私人財產等。此後針對伊利和潘剛的不利消息陸陸續續傳出。今年3月,自媒體人劉成昆又發表連載小說《出烏蘭記》,被外界視為暗喻伊利集團領導層腐敗。隨後,網上再瘋傳潘剛被帶走協助調查並失聯。

除了鄭俊懷,上述造謠者都受到或面臨法律的制裁。2012年初,法院以李希曉等4人故意編造虛假信息,其行為構成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判處8個月至1年零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相當罰金。劉成昆則因涉嫌誹謗、尋釁滋事被判8個月徒刑。

自媒體寫手劉成昆以尋釁滋事罪判8個月徒刑,伊利指鄭俊懷為造謠事件的幕後黑手。(網絡圖片)

舉報信稱鄭俊懷索要伊利資產不果 展開瘋狂報復

鄭俊懷在上述造謠事件中一直假手於人,直到伊利昨日刊登實名舉報信,才將內幕「曝光」。

信中提到,李希曉所任職機構長期接受鄭俊懷違規提供的「贊助費」共計90萬元(人民幣,下同);張三林則「被鄭俊懷以重金收買」,包括以「宣傳費」名義私自給予26.98萬元。信中又指,鄭俊懷多次約見劉成昆,向其提供了謠言案文章中的相關信息。

公開信亦講到鄭俊懷造謠的「動機」:「鄭俊懷出獄後起訴呼和浩特市政府索要非法資產,多次敗訴轉而施壓伊利,要求配合將非法轉移出去的資產落實到他們名下;伊利堅決予以拒絕……至此,他們便開始瘋狂打擊報復,長期造謠、詆毀、迫害伊利及管理層。」

伊利這次的公開反擊,顯然是想結束多年來的「恩怨」。但直到目前,鄭俊懷一方還未對此事件進行發聲。事情仍有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