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官方大事記提六四 「反革命暴亂」定性重現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官方欽定的《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下簡稱《大事記》)近日出版,以約200字提及「六四事件」, 當中重現「動亂」、「反革命暴亂」的定性。

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記提及六四,以「反革命暴亂」定性。(資料圖片)

《大事記》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全文約6萬字,當中與六四事件有關的內容約200字,但並未直接提及「六四」、「天安門」等字眼,時間點亦僅以「春夏之交」形容:

春夏之交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發生政治風波,黨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平息在北京發生的反革命暴亂,捍衛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前進。6月9日,鄧小平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時指出,北京發生的政治風波是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的,強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發展戰略是正確的,要堅定不移地幹下去。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

與10年前,即2008年改革開放30周年出版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相比,40周年《大事記》去掉30周年時「四二六社論「有關內容,在「六四事件」的表述上也有所變化,重新出現「反革命暴亂」的定性:

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5月16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宣布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 6月9日鄧小平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他在談到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發生的政治風波時指出,這場風波遲早要來,這是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要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要認真總結經驗,對的要繼續堅持,失誤的要糾正,不足的要加點勁。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

30周年《大事記》未出現「反革命暴亂」定性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在提及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講話時,使用了「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發生的政治風波」,未出現「政治動亂」與「反革命暴亂」等定性。

有關「六四事件」,中國官方在事件發生時就對事件多次進行定性。「六四事件」期間,「四二六社論」將事件定性為「政治動亂」。 事件平息後,鄧小平在接見北京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講話中進一步定性為「反革命暴亂」。

被認為是六四戒嚴北京總指揮的時任北京市長陳希同,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報告中做出了更為詳細的定性:「極少數人利用學潮,掀起了一場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動亂,進而在首都北京發展成了反革命暴亂。」 此後多年,官方在提及「六四事件」時,逐漸開始使用較為中性的「1989年政治風波」,官方編訂的歷史教科書也使用了這一提法。不過,這次出版的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記》的表述,再次重現「動亂」、「反革命暴亂」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