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五四運動百周年 中共爭奪歷史話語權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4月19日,中共政治局就「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舉行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稱,應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另外適逢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中共有可能會在5月4日舉行紀念大會,民間知識分子和學生則參加相關活動。
實則綜觀今年初以來動態,中共最高層強調要研究五四運動,與一系列的歷史話語權及概念詮釋權之爭有關,而這也展示官方工作重心移往意識型態,預料未來將有更多跟進舉措。

五四運動圖畫(互動百科)

與「改革開放」之爭類同

中共最高層強調要紀念五四運動,完全不是一件出奇事。在中共官方歷史中,1919年的「五四運動」屬於「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重大歷史時刻,標誌「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革命的領導力量由資產階級過渡至無產階級,是為中共在1921年創黨的先聲。

可是中共在創黨百年之際,對五四也不是純粹為紀念而紀念,當中牽涉歷史話語權歸屬,與「如何解讀改革開放」之類問題類同。早前習近平於《求是》雜誌刊文重申,不應以改革開放以後的歷史,否定改革開放以前的歷史,斷裂共和國的發展脈絡,其後官媒更開宗明義,反駁西方對改革開放所加諸的各種標籤,包括「國家資本主義」和「資本社會主義」。

「民主」和「科學」的定義

這場歷史話語權之爭無可避免會延伸至其他歷史事件,五四事件就是其中一例。雖然相比改革開放而言,五四的輿論熱度和強度沒那麼高,但西方的挑戰卻一直都在。事緣五四運動源自「新文化運動」,而新文化運動高舉「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旗幟,提倡「民主」和「科學」,至今海內外仍有不少論者以此為據,質疑中共體制是否已達成這兩大願景,實現「五四精神」。

就政治局集體學習會所見,中共呼籲「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似乎未正面回應西方挑戰。然而如果細心觀察中共文宣,官方一直嘗試將「民主」和「科學」納入其話語體系,如「科學」早就在政治和經濟闡述方面屢見不鮮,至於「民主」亦不時出現,如官媒《環球時報》就曾表明中國自有其選舉制度:「我們必須理直氣壯地說,中國才是最大的民主國家,中國還是民主治理比較廣泛而又有效的國家。」

五四運動。(視覺中國)

引導青年「聽黨話、跟黨走」

「德先生」和「賽先生」並非不言而自明的概念,如果中共藉五四百年契機,爭奪兩者詮釋權,亦不是匪夷所思的事。落實到政策領域,五四運動已過百年,中國踏上富強之路,但在「萬國之林」仍未算得上傲視同儕,用現代術語講就是欠缺「軟實力」,甚至影響中共管治。大概有見及此,自今年初起,中共高層多次就文藝工作、青年政策和顏色革命等議題發表講話。

是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會更點名提到:「要闡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關係,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這種講法反映中共意識到,雖然過去40年政經方針成功推動中國發展,但執政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與現代化社會嚴重脫節,特別是年輕一代,因此亟須重建與社會的思想連繫,歷史與文藝正是重大範疇,而五四運動的話語權可說是試金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