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共改革動刀硬骨頭 將帶來怎樣的政經變局

撰文:王翠榮
出版:更新:

取消農業稅之後,戶籍這個同樣在中國社會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古老制度,終于不再成為限制中國人自由遷徙的掣肘,而一系列變局也將隨時產生。

廣東戶籍居民在省內的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可已經使用居民身份電子憑證辦理住宿登記。(視覺中國)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繼4月上旬中國發改委出台《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要求各地方政府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之後,5月5日,中國國務院終於出台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給出了包含戶籍制度在內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

繼13年前(2006年1月正式廢止)取消農業稅之後,戶籍這個同樣在中國社會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古老制度,終于不再成為限制中國人自由遷徙的掣肘。而一系列變局也將隨時產生。

兩位北京市民走過一處派出所戶籍大廳。(視覺中國)

從難以撼動到改革加速

從先秦到今天,戶籍制度一度是中國執政階層管控人口的最有力工具。但是戶籍阻礙了人才的自由流動,城鄉二元化的戶口體系更是將14億中國人分為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兩個人群,享有完全不同的社保福利。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在促進就業的同時,也讓中國的人戶分離達到歷史最嚴重的程度。有媒體稱,截止2018年底,中國的人戶分離人口有2.86億人。又因為戶籍和就業、補貼、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和福利掛鉤,以至於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改革開放過程中,臨時夫妻、留守兒童乃至春運等不堪和不合理的事情也成為現象級存在。

在地方發展不平衡與公共服務不足的現實之下,戶籍制度曾經一度成為中國普通人心目中阻礙自由遷移卻又難以撼動的高墻。2010年3月1日--即當年的中國全國兩會前夕,中國13家報社曾經聯合發表題為《提請兩會代表委員敦促加快戶籍改革》的「共同社論」,引起強烈反響卻被官方迅速「消聲」。不久,社論的作者之一張宏被解除《經濟觀察網》副總編輯的職位,周報《經濟觀察報》的高級編輯們也受到了中宣部的嚴重警告。

然而從2018年底到現在的半年中,中共在戶籍改革上的推進,幾乎超越改革開放前40年。

2019年1月28日,中國人社部發布一個《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的意見》,提出要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針對中國民眾最關心的養老和醫保、要如何改動以適應開放戶籍,中國人社部的意見是「推廣通過公安資訊比對進行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模式」。

2月21日,中國發改委公佈《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加快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

3月18日,位於中國河北省的石家莊市出台「零門檻」落戶政策,成為中國大陸首個全面開放落戶的都會城市。零門檻落戶實施後兩天內,就有逾千人落戶石家莊。

4月8日,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要求各地方政府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

5月5日,中共中央和中國國務院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大致內容包括「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消除」,「到203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鎮化進入成熟期,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顯著縮小。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基本建立」,「到本世紀中葉,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成熟定型」。

安徽淮北,民警在幫助民眾辦理戶口事物。(視覺中國)

兩千年未有之變局

這種改革的背後,最大因素是原有的戶籍制度已經從有效管控工具變成阻礙社會發展的桎梏。

曾經,戶籍制度與統治者期望的維護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城鄉戶籍的劃分更曾經是耕地和糧食生產保證的保障。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自2012年起,中國15-59歲的適齡勞動人口規模開始縮減,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正如有的分析縮成,這標志著中國「劉易斯拐點」的來臨與人口紅利的衰減。此時,唯有通過更高質量的勞動力來彌補數量上的缺失方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上策。

與此同時,在知識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越發強大,諸如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也客觀上形成了中國市場上對人力資本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

近年來中共中央政府多次提交的城鎮化以及城市群發展概念,也讓各地方政府官員認識到,人是財富創造者而非地方管理的負擔。

城鄉戶籍的劃分更曾經是耕地和糧食生產保證的保障。(網絡圖片)

中國發改委和國務院相隔一個月接連發出的兩份紅頭文件,讓曾經堅固無比的「戶籍高墻」正在趨於坍塌。變局已經開始。

首先,戶籍這個沿襲了兩千年的古老制度,也許不會很快消失,但是落戶限制的大幅度取消讓戶籍對於人口流動的桎梏即將消失,城鄉融合發展體制也將讓戶籍附帶的公共服務不平等即將不復存在。其次,不僅中共此前的小城鎮發展模式已經改變,以省為單位的區域發展模式也將不存在,以核心大城市帶動周圍中小城市發展的城市群模式成為新的發展方向。比如近年來成為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以及大灣區城市群等等。

第三,上述兩種改變,也將極大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最先發生改變的將是農民進城之後,原本分散的農村土地將逐步集中,過去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將快速變為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同時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也將和城市群發展模式一起影響中國的第二三產業的發展。

對於改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在2019年1月23日的深改委會議上說,要「繼續打硬仗,啃硬骨頭,確保幹一件成一件,為全面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打下決定性基礎」。而戶籍改革就是中共改革「硬骨頭」中的一塊。下一個被動刀的「硬骨頭」是什麼?或許答案會很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