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校長丁石孫逝世 曾自曝因六四作檢討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中國民盟前主席丁石孫,10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丁石孫也是著名數學家,在1983年至1989年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被國學大師季羨林公開稱讚是繼蔡元培後,北大最出色的校長。

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中國民盟前主席丁石孫去世。(資料圖片)

官媒央視《新聞聯播》13日發出消息:「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傑出領導人,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第七屆、八屆、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歐美同學會原會長,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丁石孫同志,因病於2019年10月12日14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丁石孫早年加入民盟,但同時也是中共黨員,不過在20世紀60年代曾一度被開除中共黨籍。他曾在1958年因同情右派受到嚴重警告處分;1960年在反右傾時被定位「階級異己分子」,被開除黨籍。文革中,他作為「牛鬼蛇神」被關。

曾任北大校長 六四事件後辭職

丁石孫曾在1984年至1989年擔任北大校長。雖然時間不長,但頗受好評。中國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北大100周年校慶時說過,北大歷史上有兩位校長值得銘記,一位是蔡元培,另一位是丁石孫。

據稱,丁石孫在北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並再度將「民主和科學」精神發揚光大。丁石孫當時提出了六點治校方針: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從嚴治校;貫徹競爭原則;堅持雙百方針,活躍學術空氣;樹立綜合平衡與全局觀念;分層管理,堅決放權。

丁石孫則自認為「我是個失敗的校長,因為我心目中理想的、好的學校,不是這樣的,沒有達到。」但他也表示,「我覺得一個人做不成的事情多得很,做不成就算了,我已經盡了力了。」

丁石孫的改革似乎並不順利,他1988年向時任教育部長李鐵映寫信以身體原因請辭,雖然被挽留,但一年後北京暴發學運,北大學生是主要參與者,丁石孫也在1989年8月獲批辭職。

《炎黃春秋》2013年第10期刊登丁石孫專訪《我在北大當校長》爆料:「大概在1989年8月份,教育部在北戴河開了個會。每個學校去兩個人:校長和黨委書記。我檢討自己政治上比較簡單,做了一通自我批評。

對於自己當時執掌的北大,丁石孫稱,「我運氣比較好,因為1988年確實是北大達到很高水平的一年。」卸任北大校長一職後,丁石孫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

傳拒絕毛新宇入學

在丁石孫擔任北大校長期間有一段逸聞。1988年7月毛澤東的兒媳邵華曾當面向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丁石孫要求讓其子毛新宇入學,丁石孫以「北大校風自由,同學好動,我擔心他進來無法保障安全」拒絕。毛新宇最終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

丁石孫是江蘇人,生於上海一商人家庭。17歲入讀大同大學,3年級時參與學生運動被捕,被學校開除。1948年,丁石孫作為插班生入清華大學數學系3年級,195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加入民盟,3年後轉往北京大學任教,並加入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