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觀察】這才是香港民意的正確打開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11月25日,香港修例風波爆發以來的首次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在這次投票率和投票人數雙雙創歷史新高的區議會選舉中(投票人數和投票率分別達到294萬人、71.2%),建制派敗得一敗塗地,幾乎是遭泛民「連根拔起」,最終痛失240席,僅得59席;而非建制派則由上一屆的125席大漲263席達到388席。

這一結果被認為是半數以上香港市民用選票表達對香港政府乃至北京治港系統,尤其是對其在修例風波期間的表現表達不滿。

區議會選舉建制派敗得一敗塗地。(資料圖片)

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本人稍後確認尊重選舉結果,但是這一結果仍然刺激到了不少親北京人士,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民意示威。北京官方媒體當天遲至25日下午才宣布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束,但只是就投票過程中的示威者「破壞」做出說明,反而沒有就選舉結果本身着墨一字。這大概在某種程度上正體現了北京的尷尬。

但是,這就是香港的民主和法治價值體現,或者說「一國兩制」的「兩制」特色。所謂民主選舉,就是如此難以預測結果,所謂民意如流水,選舉就是讓人難以琢磨。選舉結果或者說「民意」或許並非完全理性,甚至可能被刻意的政治操弄或者情緒所左右,對於局勢發展也不一定做出正向的票面「反饋」,又或者反應過大,但是坦率承認,這就是民意的正常表達,其所傳遞的信號需要當局去讀解。對此,北京其實不妨坦然面對民主選舉所難以避免的現實,客觀理性地看待選舉結果和選民的不滿,將其當作「一國兩制」下的一種正常選舉現象,哪怕這一結果不利,也應該被視為一種有益的「反饋」和自我檢討的契機。

事實上,對於這一結果,北京應該有所預料,也應該有應對這一極端反轉選舉結果的預案。畢竟,在過去的5個多月時間裏,林鄭團隊和建制派錯誤地判斷形勢和香港民意,香港由此陷入長期社會失序、暴力犯罪蔓延等亂象,曾經「沉默的大多數」藉此機會宣泄不滿,應該說一點也不出人們所料。

這倒並不是為建制派的崩潰找理由,更不是「願賭不服輸」睜眼說瞎話諉過於客觀環境,而視而不見香港的主流民意。而是說,在一個民主選舉體制中,這一切都是正常的民意表達方式。投票或者說議會選舉儘管有時未必合乎理性,但相對於持續數月的街頭暴力運動來說,這才是當下政治鬥爭正確的打開方式和民意表達方式,也是香港法治秩序下該有的政治鬥爭模式。一人一票,公平合理,和平表達(理性倒也未必),這不正是真正的「和理非」運動嗎?

首次出現建制派和非建制派的力量對比變化應該成為督促各方自查自糾的動力。(資料圖片)

無論是北京,還是緊密捆綁在一起的香港政府和建制派力量,恐怕都要從這份簡單的民意表達結果表中讀懂香港民意走向,從容坦然的而不是刻意迴避,客觀理性而非上綱上線讀解它。

這一結果本身雖然是修例風波刺激的結果,但是正如修例風波背後不僅僅修例本身而已,而是香港社會積弊造就的矛盾大爆發一樣,區議會選舉所上演的驚天「大逆轉」何嘗不是如此。這次區議會選舉湧現出的「沉默的大多數」,應該是龐雜多元的,既有對港府施政的不滿,同時也有對香港未來前途的迷茫與困惑,而不見得便是對街頭暴力抗爭的認可。這一點要理性讀解其中的複雜情緒,不要被這一偶然的結果打亂節奏、高估香港社會的官民矛盾、陸港矛盾。

總之,北京、港府和建制派首先得承認這次「真實的民意表達」,其次也不要喪失對「兩制」的信心,而應該抱以一種平常性和魄力看待香港民主進程,再次,將選舉結果視為一種警醒,對於這樣一次極為重要的基層信任投票,首次出現建制派和非建制派的力量對比變化應該成為督促各方自查自糾的動力。

同時,泛民獲勝,這意味着在香港現行政治體制之下,通過「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議會鬥爭來改變香港,是可行的,是有機制性管道的;而暴力只會讓香港傷上加傷,變成廢墟。這已經被歷史證明的常識應該打消那些持暴力激進立場的香港人走上街頭、撿起武器的想法,換一種理性的問題解決方式正視並着手造成香港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深層次管治體系問題、貧富分化問題以及後殖民地轉型問題,香港或許更有可能持續自己的傳奇——騷亂,造就不了一座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