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台灣」是什麼? 大陸學者:綠營台獨新花招

撰文:鄭文翔
出版:更新:

2019年1月1日,蔡英文在元旦講話中表示希望北京能夠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10月10日,蔡英文更說「中華民國不是誰的專利,台灣也不是誰可以獨佔。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絕對不是藍色、也不會是綠色,這就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她將中華民國與台灣連結起來,區別過往李登輝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及陳水扁的「中華民國是台灣」論述。
對此,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認為,所謂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調,完全是綠營推進「台獨」的新花招,是「台獨」勢力企圖衝撞兩岸的新圖謀。陳先才強調,不能低估「中華民國台灣」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力和破壞性。

李登輝與陳水扁都無法讓台獨成真。(AFP)

陳先才在這篇發表於《中評社》發文表示,蔡英文拋出所謂「中華民國台灣」論調,表面上似乎是將台灣內部長期存在的「中華民國」派和「台灣」派撮合在一起,從而形塑台灣內部在所謂「政治認同」上的最大公約數。一直以來,台灣內部的台派與中華民國派是道不同,不相與謀。不過蔡英文借「中華民國台灣」將政治與意識形態高度對立的兩派進行對接與消解,以彌合藍綠及統「獨」衝突與矛盾,鞏固其政治根基,其初衷做派貌似良善。

不過,陳先才認為,從民進黨政府近幾年處理兩岸關係的手法可見,「中華民國台灣」的內在企圖是通過平抑台灣內部分歧的「正當訴求」,來為台灣社會的全面綠化掃除障礙,同時借「反中」「反統」「抗中」助推「台獨」意識在台灣內部氾濫,並對台灣的泛藍、中間與統派形成壓制效應,形塑出一套主導台灣內部的政治正確。

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台灣」並非意在消解台灣的政治與意識形態衝突,而是以企圖以「台獨」意志鉗制其他異見。陳先才強調,「這顯然是意識形態面目掩護下的政治霸凌行徑」。

他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台獨」論述在當前島內生態下最新版本。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實現所謂「全面執政」,對「台獨基本教義派」是一劑強心針。不僅在推進「去中國化」或「漸進台獨」方面動作不斷,而且在放鬆縱容「修憲制憲」等「法理台獨」方面也躍躍欲試。

即便蔡英文提出了中華民國台灣,但要解決兩岸困境,重要的仍是表現善意做實事,伺機建立雙方互信。(陳鄭為/多維新聞)

該文認為,民進黨政府刻意將「中華民國」與「台灣」並稱,不是要追求兩岸連接,反倒是要使台灣進一步靠攏「台獨」,是李登輝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論述的新階段,是邁向「法理台獨」的重要準備。

事實上,台灣內部對「中華民國台灣」也有過討論。蔡英文在2020年大選後接受BBC專訪時說「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就有論者質疑台灣是否已經正式改了「國號」?然而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當時表示,在國際上以中華民國(台灣)、台灣稱呼早已行之有年,也是避免常有混淆兩岸的做法。他批判所謂蔡英文片面改變現狀的言論不僅是胡亂指控,也是對國際現勢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