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央大學:衛星遙測三峽大壩呈輕微下陷趨勢 壩體相當穩定

撰文:林瑾
出版:更新:

「三峽大壩變形」曾多次在台海兩岸網絡社群、媒體引起熱議。在台灣,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利用衛星遙測大陸7月長江水患淹水區域,研究顯示,三峽大壩除了水庫右岸的防護土石壩有輕微下陷趨勢,壩體並無明顯變形。研究指,三峽大壩壩體相當穩定,本身並無明顯沉陷、抬升或變形。

中央社9月9日報道,中央大學新聞稿指出,中國南方地區自5月下旬開始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連續40天發佈暴雨警報,長江、淮河流域受暴雨影響引發嚴重洪患,除了中下游民眾受水患影響,長江三峽大壩的防洪、洩洪能力和壩體的安危也受到關注。

報道指,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以雷達影像變遷分析技術針對長江中下游淹水範圍進行判讀,配合全球土地利用資訊進行空間分析,發現約1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洪水淹沒,其中超過1萬平方公里為耕地,而城鎮、村落等被淹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

另外,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也利用永久散射體雷達差分干涉(PSInSAR)技術分析三峽大壩的變形狀況,發現三峽大壩上游不遠處,水庫右岸茅坪溪防護土石壩的壩體中段上部,觀察到有輕微的下陷趨勢,而三峽大壩的壩體表面,則未發現明顯變形或破壞。

分析2015年至今的雷達衛星影像,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表示,三峽大壩的壩體相當穩定,除了不同蓄水高度及温度造成的周期性彈性變形外,壩體本身並無明顯沉陷、抬升或變形,檢視三峽大壩3D模型,也沒有發現明顯破壞或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