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傳改革第一刀 「新文科教育」培育知中國、愛中國文科人才

撰文:蘇米
出版:更新:

11月3日,由中國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官方在報道中形容是「對新文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
有觀察者分析稱,此舉顯示中共決策層謀劃已久的宣傳(意識形態領域)改革已經在五中全會後開啟,而這「第一刀」,極有可能是從教育開始調整。

根據教育部官網介紹,「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創新發展。「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新時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時代社會科學家;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

改革開放後中共一度忽略其意識形態教育,但近年來已出現變化。(視覺中國)

在如何建設新文科人才上,則要求把握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三大重要抓手」,並抓好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國藝術大講堂“「四大關鍵突破」,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複合型文科人才。

除了要夯實哲學類、歷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類等基礎學科,也要發展如健康服務與管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互聯網金融、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藝術管理、供應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金融科技等新興學科。

同時還要推進學科交叉融合, 如「工+文」:能源與氣候經濟、設計藝術哲學、新媒體等;「醫+文」:生命倫理學、醫學信息學、健康管理等; 「理+文」:計算法學、大數據管理與應用、金融科技等。

中國教育在不斷改革中前進。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台。這一改革方案,全面回應了目前中國教育領域考試招生制度長期存在的不公平問題。(視覺中國)

今年4月底,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個部門正式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明確了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其提到的「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四個領域中,「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尤其敏感,因而特別引人注目。

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中國高等教育在學規模中,文科高校數目1,240間,佔比98%,在校學生數877.9萬,佔比50.2%,佔專業種類和在校學生數的半壁江山。中國教育部表示,由此可見,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需要新文科。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在題為《積勢蓄勢謀勢 識變應變求變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的主題報吿中指出,社會大變革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在需要理論、需要思想,且一定能產生理論、產生思想的時代,社會大變革呼喚新文科。

他表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關係社會的繁榮發展,藴含着思想的光輝、理論的光彩、方法論的光芒,國家軟實力需要新文科。

介紹稱,社會越發展、越前進、越進步,對哲學社科人才的需求也越大、越多、越高,造就新時代新人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是培養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是產生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文化,是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文化繁榮需要新文科。

2006年1月1日,深圳市政府門前改革開放口號宣傳牌。(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身兼深改委主任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曾談及教育,他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部署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一些長期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層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不斷湧現,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並且表示,「十四五」時期,要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中國新文科改革,能否首先撬動中國在宣傳領域的「頑疾」,值得後續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