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1|人大代表趙皖平:防國外斷供禽畜 提高核心種源自給率

撰文:林瑾
出版:更新:

2021年兩會開幕在即,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表示,防止國外斷供,中國應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畜禽優良品種,來提高中國核心種源自給率。

雖然中國是世界第一養殖大國,但長期以來在部分畜禽種源上依賴國外。(Reuters)

據內地《第一財經》3月2日消息,趙皖平表示,中國畜牧業缺乏「頂天立地」的優質品種,跟畜牧業大國的地位不匹配。

他說,支撐中國國內豬肉、雞肉、雞蛋、鮮奶產量的核心種源,目前很依賴進口,且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全球經濟衰退、中美加戰略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一旦斷供,勢對國內畜牧業乃至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建議中,他建議「中國政府應該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從國家戰略層面聚焦畜禽種業『卡脖子』問題,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並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各種優勢資源,形成創新合力,力爭實現中國從畜牧種源進口國到輸出國的轉變。」

此前,據中國新華社2月4日消息,農科院副院長劉現武表示,發達國家發展現代畜禽養殖時間早,繁育體系比較完善;中國發展現代畜禽養殖只有數十年,雖然目前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許多畜禽品種可以實現自主,但在育種技術和效率上存在差距。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也稱,中國種業自主創新確實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

農業農村部提出,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加快突破種源「卡脖子」技術,在畜禽種質資源、重大品種培育、條件能力建設、成果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進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