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官媒引述國安機關消息 指BCI強迫勞動報告是有罪推定

撰文:施予
出版:更新:

瑞典跨國時裝公司H&M被翻出於去年發布有關停用新疆棉花的聲明,繼而促發一場蔓延整個時裝界的新疆棉風波,總部位於瑞士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亦成為輿論焦點之一,其早於2020年就決定停止在新疆發放認證。
官方傳媒《環球時報》稱從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獲悉,BCI總部在2020年2月邀請「美國維泰」處理新疆棉花供應鏈有關「強迫勞動」的調查,但在華分支「維泰中國」實際上從未有實地調查核證,所有資料均通過網絡收集獲得,「調查報告大量引用反華組織精心製造的謊言,通過有罪推定方式形成非法證據」。
報道批評,調查結論實際上是「美西方反華勢力—BCI—美國維泰—維泰中國—BCI—美西方反華勢力」的閉環行為,毫無真實性、客觀性可言。

官方資料指出,去年新疆棉花產量達516.1萬噸,佔中國全國棉花總產量87.3%,播種面積為3752.85萬畝,佔中國全國種植面積的78.92%。(新華社)

根據「美國維泰」的官方網站顯示,其成立於1995年,是獨立的、非營利的非政府組織(NGO),「為企業提供有助於消除勞工濫用的工具」。報道稱,2006年,「美國維泰」派中國籍員工姚文娟在深圳市成立商務諮詢工作室,2009年,該工作室變更註冊為「深圳市維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維泰中國」名義承擔美國總部的全部對華業務。截至2021年4月國家安全機關對「維泰中國」開展調查時,該公司已經建立20多人的運營團隊,姚文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

報道引述消息指,受BCI總部邀請處理新疆棉花供應鏈強迫勞動調查的「美國維泰」,將具體執行工作交給「維泰中國」,調查項目主題是《強迫勞動的風險分析報告》,「特別聚焦於新疆棉花生產中的強迫勞動問題」是主要內容。項目的研究計劃和方法由姚文娟負責,報告由姚文娟、美國維泰總部的顧問和中國團隊共同完成,相關預算表中特別備註「報告沒有具體格式,需要和BCI討論」。

報道稱,BCI的新疆棉花強迫勞動調查報告,是「大量引用反華組織精心製造的謊言,通過有罪推定方式形成非法證據」。(新華社)

報道稱,該項目總預算是88200美元,其中美國維泰獲51950美元,維泰中國獲18,250美元,另有組織利潤1.8萬美元。但維泰中國的財務報銷審核、日程安排等文件均沒有BCI項目活動的有關記錄,該公司沒有人去過新疆開展實際調查,也未發現員工赴新疆差旅費報銷憑證。

報道引述一名參與調查報告項目的維泰中國員工張文(化名)的透露,報告起草期間,她從未親自前往新疆調查,收集到的資料均為公開訊息。另一名參與該項目的員工劉敏(化名)則稱,姚文娟給她和張文布置相關工作,要求收集新疆棉花強迫勞動證據,計劃書包含新疆土地制度、棉花種植歷史、扶貧政策、反恐政策等方面,「提綱極具傾向性」。劉敏又表示,每寫完一部分就發給姚文娟修改,再按其意見做進一步補充。姚文娟有向劉敏提供大量參考資料,包括德國學者鄭國恩的新疆棉花強迫勞動報告、BCI新疆棉花審核報告、境外有關新疆教培中心的相關資料等。

劉敏更稱,在她和張文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沒有發現可以證實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案例,中文報告提到的國外資料均由姚文娟提供,關於「新疆存在強迫勞動風險」的分析也由姚文娟主導完成。劉敏認為,經過姚文娟修改的第二版報告,對新疆棉花存在強迫勞動風險的分析存在可質疑之處,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觀點先行,即有了判斷性結論後,再去找相關報道予以驗證,「比如撰寫中文報告時,姚文娟認為扶貧政策中存在『強迫勞動的風險』,便讓我去找可能存在『強迫嫌疑』的報道,最後採納『扶貧幹部一次次上門家訪』作為推測『存在強迫勞動風險』的依據」。

被外界指是「再教育營」的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內部設有服裝加工廠。(Reuters)

劉敏以童工問題舉例,根據所收集到的公開資料,無法得出新疆棉花生產存在使用童工的問題,但姚文娟執意要求查看BCI審核報告,看能否發現有使用童工的記錄並放到報告中。儘管最終也沒發現確切證據,但姚文娟在中文報告的結論中仍稱「我們分析,大規模組織學生採棉的可能性非常低。然而,結合維泰對其他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用工情況的調查經驗,如果一個家庭種植棉花,家中未成年兒童在放學後或休息日參與家庭採棉勞動的風險依然存在」。劉敏表示,按照上述邏輯,「豈不是在其他國家種植棉花的家庭裏只要有未成年兒童,都存在『使用童工』的風險?」。

張文則稱,不論是「提交版」或是美國維泰總部匯總後並經BCI審閲的「審閲版」,均存在多處有罪推定,例如以「攤派」、「脅迫」、「施壓」等詞語描述「完成扶貧指標」,甚至審閲人有在相關段落寫上帶有傾向性的批註。報道指出,BCI總部一直秉持有罪推定的邏輯來配合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針對新疆的抹黑。

新疆棉花產業。(新華社)

報道最後提到,劉敏和張文的工作和生活現已受到很大困擾。張文稱捲入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對個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劉敏亦表示,從來沒想過可能涉嫌觸犯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我們捲入了這件事,個人權益遭損害,我肯定要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