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大陸攻台或鎖定外島 以測試美國保護台灣的決心程度

撰文:南希
出版:更新:

美國外交政策圈近來在激辯一旦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美國是否會出兵干預的議題,一名防務專家指出,相較於台灣本島,北京鎖定東沙等台灣外島的可能性較高。

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國防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周二(2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外交政策圈辯論有關美國保護台灣免受大陸進攻的承諾,都僅聚焦在台灣本島,他認為焦點需要擴大,把台灣外島,如金門、馬祖也考慮進去。

卡彭特認為,比起對台灣本島進行全面進攻,北京對台灣宣稱擁有主權、但僅離大陸海岸幾公里的島嶼採取有限行動,才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對於北京來說,這樣做雖然大膽,卻是一個測試美國保護台灣決心程度和可靠性的有效且低風險方法。

金門大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資料圖片)

卡彭特說,他在去年6月及今年2月發表的文章中,已提出北京攻佔台灣偏遠島嶼(金門、馬祖)的危險性,但很少分析人士關注這種可能性。他指這兩個島嶼是可能的目標,但可能會喚起美國上世紀50年代的冷戰記憶,當時中美兩度差點爆發衝突,即發生在金門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台海危機。他因此認為位於台灣西南近480公里的東沙群島被大陸鎖定的機率較高。

卡彭特進一步以解放軍軍機繞台之舉為例,指解放軍派遣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次數越來越多,而其中絕大多數都發生在臨近東沙群島的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

卡彭特寫道,大陸領導人已多次暗示台灣,表示大陸對兩岸統一已經「失去耐心」。大陸也更頻繁地在台灣鄰近地區展示軍力,規模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北京已經認定若不採取行動,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兩岸統一的前景越來越遠。

東沙群島地理位置非常關鍵,不僅是大陸海軍經台灣海峽進入南海的咽喉要道,也是美軍從西太平洋進入南海的必經航路。(資料圖片)

卡彭特分析,若大陸能攻佔東沙或台灣其他外島,這將會是對美台的警告,凸顯大陸對統一的嚴正態度。由於大陸是對台灣外島而非本島發動攻勢,引發美國強力軍事反應的機率也較低。

卡彭特解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中共領導層懷疑美國是否會承擔與大陸爆發毀滅性戰爭的風險,去保護幾個台灣宣稱擁有主權的小島,這種懷疑是合理的。他認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恐怕很難在此事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持,而中國官員很可能也明白這一點。

但卡彭特呼籲在危機來臨前,美國必須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到台灣外島上。他說,即使佔領東沙群島是一個大膽、並非無風險的舉動,但大陸依然能把危險升級的責任推到美國頭上,並同時發出大陸對兩岸統一的決心及耐心耗盡的強烈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