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促生三孩不只靠補貼 計生協:重塑「多子女家庭養育文化」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中國近年來生育率降低,人口紅利不再,官方祭出補貼政策促生「二孩」、「三孩」。對此,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陸傑華提出,要從觀念上「治本」,逐漸改變「適婚適育」為主體的婚戀觀、生育觀和家庭觀。
華東政法大學副研究員孫煜華則稱,問題根源在年輕人過於強調個人主義,應在宣傳方面更多強調家庭價值,鼓勵承擔家庭責任。

當前,中國多地政府正著手制定政策應對生育率下降問題,其中,設立生育補貼成為關注熱點。《浙江省3歲以下嬰幼兒養育成本調查問卷》中,「假設政府每個月給生二孩/三孩補貼1000元(自出生後至3歲),你是否願意生育二孩/三孩?」的問題引發關注;海南省衛健委也進行生育政策調查問卷,其中同樣涉及生育補貼問題。

對此,陸傑華接受官媒《法制日報》訪問時表示,除了生育補貼等「治標」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治本」,「要逐步改變年輕人的婚育觀念,強化家庭責任和理念」。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人口淨增長48萬,自然增長率0.34‰,人口出生率為7.52‰,對比2020年人口淨增長為204萬,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下滑明顯。陸傑華稱,未來勞動力供給不足將直接影響經濟活力和動力;老齡化日益嚴重則會帶來老人撫養難等諸多問題。孫煜華則指,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會直接影響房地產市場發展。

生育率持續下跌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阻礙。(視覺中國)

目前,中國已有25個省份完成人口與計生條例修訂,有些地方已開展二孩、三孩生育補貼,亦有多個地方在住房方面提供生育優惠、優待或補貼。

在陸傑華看來,生一胎能調動生二孩、三孩的積極性,提高生育意願須「標本兼治」,除了生育補貼、職業保障這樣「治標」的方法,還要「治本」——逐漸改變適婚適育主體的婚戀觀、生育觀和家庭觀,營造良好的生育文化環境。

孫煜華也說,要不斷強化家庭建設,弘揚「家」文化,認為當前受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年輕人過於強調個人主義,應在宣傳方面更多強調家庭價值,鼓勵承擔家庭責任,逐步轉變觀念。

對此,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近日公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中,提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設,稱要加強對青年婚戀觀、家庭觀引導,重塑「多子女家庭養育文化」,淡化教育焦慮,弘揚「孝」、「和」家庭價值觀,推動構建「積極正向的新型婚育文化」。

另外值得一提是,各省份新修訂的計生條例,亦大多將延長產假作為重要措施。但陸傑華認為,相關政策應兼顧生育對女性職業規劃的影響,要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妥善解決育齡婦女後顧之憂,「能否在產假期間保障收入,能否在產假後順利返回原崗位,未育女性在入職前是否能不受歧視,這些都是職場女性生育面臨的最直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