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買菜靠團購?昔設鬧鐘6點搶菜 滬漂靠街坊吃上麥當勞

撰文:蔡苡柔 姜庚宇
出版:更新:

上海連日新增本地個案破萬宗,原訂於4月5日凌晨3時解封,卻因疫情持續而取消解封。為確定解封日期,上海4日已在全市展開新一輪核酸檢測。許多居民反映在電商和外賣平台買不到菜、叫不到外賣的情況,社區團購成為疫情封控下上海居民買菜的解方。
《香港01》專訪90後的滬漂嘎嘎,一個人居住在上海浦東的她封城前兩日都搶不到菜,後來只得設鬧鐘早上6時起床搶菜,終於在電商平台盒馬買菜成功。後來她透過叮咚買菜找到同小區的居民,透過社區團購方式買菜和補充生活物資。

3月27日,上海疫情防控辦突宣布實施兩階段封城,原定以黃埔江為界,浦東3月28日5時至4月1日5時封城;浦西則在4月1日3時至5日的3時封城,但因上海疫情持續,上海市4日展開新一輪核酸檢測,在檢測和相關工作完成前,上海宣布將繼續實施封控管理,2500萬居民除因病就醫等外,須嚴格落實足不出戶。

在上海從事廣告業的90後嘎嘎透露,自己3月10日就已經開始居家辦公,上海宣布兩階段封城前,她所在的小區已封區,老家在浙江的她一個人住在上海浦東區,至今待在租屋處已經兩週。封城後她在的小區點不到外賣,她除了居家辦公,還需上網補齊物資和生活用品,度過封城時期。

嘎嘎透露,自己囤了一點牛肉湯和水餃。後來並透過各種生鮮零售平台,包括叮咚、盒馬買菜,她也會刷抖音和微信上的小程序透過多種方式買菜,但封城頭兩日,宣告失敗,花了很多時間刷手機但只搶到一點。嘎嘎在第三日決定設了鬧鐘早上6點起床買菜,搶菜成功。

嘎嘎分享,網上買菜要「堅持不懈」,自己也是一路摸索,有菜先買。她先透過微信小程序和抖音直播買了六斤菜,但相較生鮮零售平台,畢竟缺乏保障,她提醒需特別小心。之後嘎嘎在叮咚買菜詢問是否有同區的居民可以一起買菜,順利被熱心居民拉近社區團購菜的微信群組,她才發現社區團購可以集中買菜、叫外賣,更有媽媽在群組團購買尿布,她也在封城一週後透過社區團購吃到麥當勞。

送菜時間不定 社區集採集買成解方

01記者觀察到,此輪疫情社區透過微信群組團購成為買菜的主要途徑,住在浦西的90後瑞也透露,自己在浦西封城前加入了小區的團購群組,不準備囤菜,而是有需要再買。除了社區團購外,上海當局也提到包括各地居委會送的蔬菜包及各地援滬物資。

嘎嘎透露,住在浙江老家的父母也會看新聞,問她有沒有收到大米、菜和麵,但當時剛開始封城,這些物資她都沒有。她坦言,焦慮的情緒是會有的,但也只能「做自己能做的」,想方設法買菜。她提到,居委會確實有送菜,但不能確定時間。

嘎嘎介紹,居委會的義工多是同幢大樓退休的阿姨,因為年輕人都要居家辦公。她表示,如果想知道蔬菜包何時會發送或是防疫政策可以多問,自己也是一路摸索過來的。

針對許多上海民眾反映買不到菜、點不到外賣,甚至連蔬菜包都收不到,嘎嘎提到,有時政策落到執行層確實會有問題,加上許多上海居民不確定封城恐慌性囤貨,其實反而物資過剩。「加上上海最近氣溫升了,菜也不能囤,放幾天菜就會壞掉」。

嘎嘎說,現在自己的計劃就是能買到什麼吃什麼,先劃分出什麼是生活必須的,其餘的就當作「可有可無的調劑」。她分享自己有看到社區居民喊好買想喝奶茶,她認為現時更該做的是早日配合防疫快點解封:「互相體諒吧!大家都點外賣,外賣員也都很忙,你缺的東西,大家可能也缺。」

社區居民幫聾啞鄰居買菜 嘎嘎:中國是人情社會

此前,長春有老人因為不會網上買菜,在超市門口徘徊對店員說「可憐可憐我吧」引發內地輿論討論。網上社區團購買菜,能否照顧到沒辦法用手機或不會上網族群的需求,亦引發議論。

嘎嘎分享,自己覺得這種情況確實是要發聲才能獲得重視;另外,她也分享,自己在小區的微信群裡發現,有社區居民幫聾啞鄰居買菜,「中國畢竟是人情社會」,嘎嘎提到,有合理需求就發聲讓身邊或網絡的人知道聲援,會有解方的。

上海疫情因為確診個案多是無症狀感染,輿論陷入「清零還是共存」的辯論。嘎嘎不站任何一派,她認為現在自己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期盼能早日解封。

4月6日,上海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也提到生活物資保供確實面臨着一些困難,比如跨省物流受到疫情影響不夠通暢,終端運力不足導致配送不及時。

她提到,當前生活物資保供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送到每家每戶,各區正組織各街鎮和超市賣場、電商平台等對接推廣建立體系,將生活物資通過集配集送等方式送到到社區群眾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