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 中國太空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

撰文:林芷瑩 陳進安
出版:更新:

10月31日,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夢天實驗艙發射升空,並於11月1日與中國太空站完成交會對接。
今日(3日)上午9時32分,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中國太空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而在下午3時12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

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後,於11月1日凌晨4時27分,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三艙組合體,以偏T字構型在近地軌道在軌飛行。

今日,夢天實驗艙從天和核心艙的前向對接口,平面轉位90度,轉向永久停泊口,與太空站形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轉位期間,夢天實驗艙先完成相關狀態設置,再與太空站組合體分離,之後採用平面轉位方式經約一小時完成轉位,與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再次對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今日下午3時12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後續,他們將在太空站內先後迎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屆時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兩個乘組將完成中國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

據介紹,在整個夢天實驗艙轉位過程中有四大難點,要做到「柔、穩、準、順」。其中,首先要講究的就是啟動要柔,轉得要穩。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體設計師羅超稱,劇烈啟動會對艙體帶來干擾,因此夢天實驗艙轉位時要保持緩慢,「『穩』的話就是整個轉動過程要穩,通過關節的聯動來實現艙體的一個平動緩慢的過程」。

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的模擬圖像。(新華社)

夢天實驗艙的轉位是由轉位機構完成,轉位機構則由兩個關節組成。羅超介紹,靠近夢天艙的稱為「肩關節」,猶如人類的肩膀,靠近天和核心艙的稱為「腕關節」,猶如人類的手腕。轉位時,肩關節和腕關節會交替轉動,將夢天實驗艙挪移到核心艙的側向停泊口。

在完成轉移後,夢天實驗艙還要停得「準」,要能夠與核心艙側向對接口精準對接。羅超表示,團隊利用機械設計保證,採取一些鎖定的裝置,將對接口準確鎖定,避免在上行震動過程中受到破壞,靠各方面的機械精度來保證。只要做好「柔、穩、準」的保證,整個轉位過程才會順利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