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號返地球載回再生稻植株等生物樣品 「打包盒」有特殊設計

撰文:范玉瑩
出版:更新: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周日(6月4日)乘坐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內蒙古東風着陸場。此次返回地球,亦使用「冷包」帶回多個生物樣品。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空間站此前已相繼展開多項實驗或調試工作。本次神舟十五號乘組返回,帶回多個生物樣品冷包。本次帶回的實驗樣品主要是細胞實驗單元、神十四乘組遺留的再生稻植株(生長期的擬南芥植株)、以及一個線蟲芯片。

據悉,空間站太空實驗的樣本冷包,分為大小兩種不同的規格,根據樣本不同需求可分別保存為4 ℃和-20 ℃,類似冰箱的冷藏和冷凍。同時,冷包採用特殊的工藝材料,整體緊湊,結構小巧,可以確保其抵抗火箭發射及飛行器返回時產生的強大衝擊力。

+3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副研究員郭棟才受訪時表示,目前,較大的預冷裝置需要下行冷包中的相變材料提前在軌預冷,保持具備相應溫區的蓄冷能力,從而保證樣品存活。目前,儲存時常為24至30多個小時,整體溫度變化可控為正負5℃-6℃。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有2套預冷裝置和10多套樣品冷包。

2022年11月29日晚上11時08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今日(6月4日)早晨約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身體狀態良好,官方宣布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