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 專家:可提供與美國GPS同樣的效能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包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標準和建議措施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0最新修訂版近日正式生效,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專家表示,事件具有重大意義,掃除了國外民航客機使用北斗主要障礙,有助於推進北斗系統更好地走向世界,還有利於提高國際民航業整體的安全水平,而衛星服務亦將更多應用於民用領域。

周五(17日),《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接受《環球時報》採訪表示,北斗系統正式加入ICAO標準具有重大意義,這表明ICAO完全認定中國北斗系統作為一種安全、完善且可靠的衛星導航和通信系統,已經可以在美國的GPS之外,為全球的商業航空提供一種新的高效支持,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的民航導航服務領域,將更加安全和有效。他又認為,中國北斗可提供與美國GPS同樣的效能,而且並不會增加航空企業的運營負擔和成本,中國北斗加入ICAO標準,意味著有兩個導航系統可供國際民航企業選用。

北斗系統正式加入ICAO標準,亦被指有利於推進北斗系統在民航領域的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應用。今年7月,東方航空一架裝有北斗三號民航飛機追蹤系統的波音737客機平穩降落在雲南昆明長水機場,標志著國內首次基於北斗三號,進行民用航空器追蹤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飛圓滿成功。按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專項規劃》,到2035年底,中國要構建以北斗系統為核心,與GPS等其他星座兼容互操作的雙頻多星座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應用體系,逐步實現北斗系統民航行業應用「全覆蓋、可替代」。

北斗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將可全球民航通用。(央視新聞)

對於後續在推動國外民航企業使用中國北斗系統期間存在什麼障礙,王亞男認為,若北斗系統要應用於某一架或某一型飛機上,對於硬件實際上沒有特殊要求,如很多手機既能接收GPS信號,也能接收北斗信號一樣,主要的升級在於軟件系統。作為飛機的製造商或系統供應商,只要能向所在國的民航管理部門證明加裝北斗對飛機沒有構成負面影響即可。因此,他認為ICAO把北斗納入標準是很好的開始,對於北斗的國際化應用是一個很給力的決定,多導航系統必然會受到航空企業青睞,加裝北斗系統也有助於這些企業提升競爭力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為全球民航業提供成熟導航服務的同時,中國通信衛星也開始為飛機乘客提供機上上網服務,例如東航、川航等國內航空公司都上線了機上互聯網服務,通過與中國衛通等公司合作,運用中星系列衛星、亞太6D高通量衛星等國內通信衛星,確保乘客在高空上也能使用手機。報道指,在川航航班上只要花費39.9元人民幣購買流量包,便可在窄體機上享受全程上網服務,服務會在飛行高度達到約3000米時自動開啟, 但需要一定時間,連接後,網速可滿足上網頁、看片等常規上網需求。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目前內地約有200多架飛機可以連接互聯網。

對此,王亞男表示,可以預見這項服務未來會成為民航業的一種趨勢,分別只在於實現的技術路徑不同,即若是像現時主要依靠通信衛星來實現,價格可能會成為推廣障礙,但未來類似「星鏈」的低軌互聯網星座可能會提供更好的服務,便可以降低上網成本,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