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系突破禁令 引入美資技術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IC設計公司燦芯半導體近日被點出,該公司向6間解放軍供應商提供晶片服務。主要股東不但有兩家美資,至今還持續得到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供應,而站在燦芯背後的主要力量,正是美國重點防範的中芯國際。

《路透社》13日報道,指出從調查文件、標案、解放軍學術文章等,發現燦芯為解放軍供應商提供晶片服務,美國近年大規模將中國企業添增至實體清單,祭出投資禁令、技術出口管制,中芯國際無疑是美國頭號緊盯企業,「但燦芯採購美技術、獲美投資的案例,顯示美方對中防護網充滿漏洞,以及中企有能力避開美國目前的限令」。

當地時間2023年9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中芯國際製造的麒麟9000S芯片,取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Mate 60 Pro智能手機。華為與中國最大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為其最新款智能手機製造了一款先進的7納米處理器。(VCG)

燦芯近年嘗試IPO,最新招股書顯示,中芯一直是燦芯最大供應商,2020年至2022年與2023上半年,中芯佔燦芯採購支出比69.02%、77.25%、84.89%、75.29%,去年燦芯貢獻中芯營收人民幣9.3億元。燦芯並在招股書上直言,有供應商集中風險,若未來中芯經營不利會對公司有不利影響。

此外,燦芯近年亦持續向新思科技(Synopsys)、益華電腦(Cadence)採購EDA與IP,穩定從美國壟斷EDA工具三巨頭之中的兩家獲得技術授權。

報道指出,燦芯與中芯在股權上的關係更為緊密。雖中芯僅為次大股東,但燦芯是無實控人狀態。燦芯最大股東是執行長莊志青與其一致行為人,不過莊志青僅持股3.44%,其他一致行動人如上海燦巢、上海燦青股份當初都從中芯控股轉讓,有內媒質疑,無實控權是中芯有意為之,且在燦芯成立初期,中芯是持股超46%的主要股東。而當前燦芯董事長,正是中芯聯席CEO趙海軍。

此外,上交所也詢問過燦芯董事會決議機制、與中芯的合作和獨立性。上交所將在18日審議燦芯的IPO。

燦芯無實控人與分散股權架構或許是躲過美國政府監管原因之一。此外,美資亦持有燦芯大量股權,富國銀行持股逾99.67%的創投NORWEST,為持股逾13%的第三大股東,並有成員進入燦芯董事會。位於加州的拜歐拉大學亦成立與燦芯同名的機構BRITE EAGLE,持股逾5.4%為第六大股東。

業務上,燦芯表示,公司在2021年占全球IC設計服務市場的4.9%,名列第五,僅落後台企創意、世芯、智原與中企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