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種台農漁產或被取消關稅優惠 陸網評:單方面對台讓利時代結束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民進黨蟬聯執政後,北京再次釋放加大對台經貿施壓的信號。全國政協機關報刊文稱,包括檳榔、帶魚等在內大陸給予台灣的34種零關稅農魚產品,都可能被取消關稅優惠。與此同時,內地知名微信公眾號「寧南山」發文稱,隨著台灣不斷走向台獨,大陸內部意見逐漸走向一致,即「對台單方面讓利的時代在逐漸結束」,文章並暗示大陸將減少對台晶片採購。

商務部在台灣選舉之前於1月9日發新聞稿說,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同時,也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大陸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已中止適用ECFA稅率。

《人民政協報》1月20日在報道中引述未具名消息來源稱,未來包括檳榔、帶魚等在內大陸給予台灣的34種零關稅農漁產品,都可能被取消關稅優惠。台媒《經濟日報》報道分析指,這是北京對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在5月20日就職前,升高對台灣施壓的動作之一。

2024台灣大選結果出爐,當選的民進黨賴清德(左)及其副手蕭美琴(右)在競選總部前向支持者致意。(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提供)

《人民政協報》引述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張冠華說,商務部此舉是對「台當局錯誤做法和政治操弄的正當反制」,因為民進黨既要享受ECFA紅利,又違反ECFA和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

張冠華指出,北京去年底發布對台貿易壁壘最終調查結論後,民進黨並未採取有效措施改正錯誤做法,反而提出22項所謂「關鍵核心技術清單」限制兩岸交流合作,肆意貶低ECFA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2023年數據,台灣對大陸仍享有達130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繼續成為中國大陸最大逆差來源地。曾受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建議外國媒體要看的微信公眾號「寧南山」,近日發文指,中國前八大進口來源地中,其他七個都是以進口自然資源為主,唯獨自台灣進口的幾乎都是工業品;「台灣對大陸出口的第一大商品是晶片,但即使考慮到晶片這個因素,台灣對大陸享有1300多億美元順差,還是太離譜了」。

寧南山表示,台灣得以對中國大陸享有巨額順差的原因,除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強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一則是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善意和友好,二則是台灣對進口中國大陸商品的各種嚴格限制。

寧南山舉ECFA為例,直指對台灣來說就是「收益巨大」。截止2020年6月,台灣享受ECFA關稅減讓的累計出口金額達到1004.1億美元,中國大陸出口台灣享受ECFA優惠的累計金額僅176.8億美元。「如果沒有關稅減讓帶來的價格優勢,那無疑台灣的出口也會減少,因為大陸進口方完全可能會採購本土或者其他進口產品,有的台灣工廠也可能因此而遷移到大陸生產。」

文章指出,「由於台灣自己不斷的走向台獨,終於讓中國大陸內部的意見逐漸走向一致,對台單方面讓利的時代在逐漸結束了」。北京官方自今年1月1日起終結12項台灣輸入大陸化工產品的關稅優惠就是信號。「預計等賴清德正式就任之後,隨著對岸台獨勢力的發展,中國大陸也會隨之做出反應。」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過去回應對台貿易壁壘調查進展情況,指明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世貿組織關於「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資料圖片)

文章最後並稱,「從目前的逆差情況來看,縮小對外逆差基本主要是縮小集成電路逆差,或者說就是縮小對台貿易逆差了。」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則預判,如果兩岸無法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透過制度化平台清除台灣方面對中國大陸設置的貿易障礙,不排除由於實施條件與環境的惡化,而終止ECFA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