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中美同屬大戶 華為領跑國際專利體系申請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2023年,中國和美國仍是國際專利體系的兩個最大用戶,但其提交的跨境專利申請量均同比出現下降。而在通過產權組織進行知識產權國際註冊的需求略有減弱的大背景下,印度、土耳其和韓國的專利申請活動脫穎而出,這三個國家已連續三年實現申請量同比增長。

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韓國的三星電子(SAMSUNG)和美國的高通公司(QUALCOMM)是2023年產權組織國際專利體系的全球領先用戶,同時印度創新者的專利申請活動量增長了近50%,儘管通過產權組織進行知識產權國際註冊的需求略有減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報告指,2018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達到創紀錄的154萬件。(視覺中國)

數據顯示,在利率上升和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體系提交的申請量下降了1.8%,為14年來首次下降。國際商標體系的申請量下降了7%,而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使用量隨着中國活動的擴大而逆勢增長了1%。

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較高利率和經濟不確定性給去年的創新活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預計今年通脹率將下降,加之印度、東南亞等熱點地區可能會提供更多商業信心和創新投資,將為晚些時候知識產權國際申請量的恢復創造條件。儘管出現了這些短期下滑,但是長期趨勢表明,在日益全球化、數碼化的經濟中,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在穩步增長,並隨着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而向全球擴展。

鄧鴻森是新加坡知識產權署負責人,並獲美國等多國支持出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圖片)

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2023年,PCT申請總量為27.26萬件,同前一年相比下降1.8%。中國仍然是PCT申請量最大的來源國,有69,610件申請,同前一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6%。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申請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美國的申請量位居第二,有55,678件,同2022年相比下降了5.3%。日本緊隨其後,有48,879件申請(-2.9%)。排在前五位的還有韓國和德國,分別有22,288件和16,916件申請。韓國的申請量在2023年增長了1.2%,而德國則下降了3.2%。

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PCT申請量仍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布了6,494件PCT申請。韓國的三星電子位居第二(3,924件申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的高通公司(3,410件)、日本的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2,152件)和中國的京東方科技(1,988件)。在前十位申請人中,中國的寧德時代增長最快,2023年公布的申請量增加了1,533件,排名上升了84位至第八位。相比之下,排名第一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2023年公布的申請量同前一年相比減少了1,195件。

在教育領域,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申請人,在2023年公布了531件PCT申請。蘇州大學(中國)位居第二(332件申請),其次是德克薩斯大學系統(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美國,217件)、清華大學(中國,209件)和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180件)。在排名前五位的教育機構中,清華大學的增幅最大,已公布的PCT申請量增長了35件。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