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國事訪問德國 法總統24年來首次

撰文:王海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5月26日抵達德國進行為期三日的國事訪問,雙方將舉行雙邊內閣會議,歐盟的兩大核心國期望在6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前展示團結的姿態。

馬克龍此行將訪問首都柏林(Berlin)、東至德雷斯登(Dresden)、西至明斯特爾(Muenster),是法國總統24年來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這次訪問被視為對推動歐盟主要決策的德法關係的一次身體檢查,而此時歐洲正面臨重大挑戰——從俄烏戰爭到特朗普(Donlad Trump)可能在11月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馬克龍在總統府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會面後表示:「這次國事訪問正值歐洲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共同面對歐洲帝國主義的崛起,當然這促進了法德關係」。

施泰因邁爾表示,如果德國和法國共同努力,就可以應對歐洲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例如俄烏戰爭、加沙戰事以及美國總統大選。

由於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領導風格截然不同,自朔爾茨2021年底上台以來,他們在從國防到核能等問題上都出現分歧。但近來他們在財政改革到能源市場補貼等議題達成妥協,使歐盟內部能夠達成協議,並形成更統一的姿態。

德法之間另一個主要議題是歐洲國防。將會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特朗普較早時候曾表示,如果北約成員國對北約的貢獻不足,他將不會保護北約成員國免受俄羅斯的攻擊, 而是任由俄羅斯「為所欲為」。

擁有核武的法國一直推動歐洲在國防問題上更獨立自主。而德國則認為,除了依靠美國作為歐洲的軍事保護傘之外,沒有其他可靠的替代方案,歐洲本土的國防工業暫時仍無法應對來自俄羅斯可能帶來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