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lot迷思】精通多種語言 基因決定抑或後天煉成?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某日,兩名男子在一棟建築物露台上連珠炮發,先以德語,再用印地語、波蘭語、尼泊爾語、普通話⋯⋯前後共20多種語言對話。回到室內,一群人以類似的方式交流,這是個在德國柏林定期進行的「polyglot」(通曉五六種語言或以上的人)聚會。
身處其中,他們彷彿衝破了人類學習語言的極限,到達另一個語言共融的世界去了。Polyglot的構造,還是個性,跟其他人真有不同嗎?

這次聚首的語言天才多達350人,每一位都懂得至少幾門語言,冷門如曼島語(Manx,一種塞爾特族分支語言)、克林貢(Klingon,一種人造語言)及薩米語(Sami,北歐烏拉爾語系的一支)都找得到。他們之中還有相當多屬於「hyper-polyglot」,即通曉至少十種,甚至多達30、40 種語言的人。他們絕大多數所學的語系絕不單一,除了印歐語系,還包括東亞的漢藏語系、撒哈拉以南的尼日─剛果語系、壯侗語系或烏拉爾語系等。

有學者指,一個人的個性會影響其學習語言的能力。(Getty Images)

   IQ跟語言能力成正比?

那麼「polyglot」是如何能掌握眾多新學得來的語言?《香港01》記者就此向香港公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李健豹了解過,原來語言天分涉及了先天和後天兩方面的因素,然而科學界目前對哪種因素有較強的主導性仍未有定論。有的認為智商(IQ)與語言能力有關,當智商去到某個水平,語言能力會有所提升;另一講法則認為兩者沒有必然關係。他個人傾向認同後者,因為目前已有證據,證明世上存在有些人的智商高而語言能力差,又有語言能力高而智商低的人。

至於「hyper-polyglot」,李健豹博士認為能夠做到的都是罕有的語言天才,他稱:「這些人基因必然具有優勢甚至乎變異,令他們可以在語言這個狹窄的範疇內擁有超乎常人的表現。」有研究也指出,語言天才具有特殊的語言神經,令他們能夠快速將新學的外語儲存成長期記憶,又能迅速回憶起來。

雖然先天如此重要,但李博士傾向認為:「先天只是決定了範圍,後天才決定範圍內的某一點。」假設先天營養好、父母的學歷和智商也高,孩子的智商範圍大約是100 至120,後天努力的話更可能達到120。

近年心理學界也逐漸修正「基因決定命運」的宿命論,轉而說基因影響怎樣表現出來,李博士解釋:「基因可能令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很高,如語言、數學、籃球、視覺記憶等,但也需要有後天的配合,如營養、訓練、環境等,所以兩者有種良性循環的關係。」

不少人都是透過書本機械式學習外語,但有專家指這方式其實與人類的天性相悖。(Getty Images)

   性格決定命運 學外語亦然

李博士坦言,一般人由於缺乏這種語言基因,難以做到精通數十門外語。另外,後天學習也是重點,不少人都透過書本機械式學習文法、詞彙和句法,但這和人類學習語言的天性相悖,總是事倍功半。原來,每個人天生就具備學習語言的能力,只是「polyglot」較一般人更能掌握有效方法。有研究指出,學習外語初期的使用頻密程度是其中一個主要關鍵。其次是資源,學習外語涉及不少教材和體驗,試想一個人即使有語言天分,但沒機會接觸外文、購買外文書籍,沒機會跟不同語言的人接觸都難以成事。可幸現今互聯網興起,令這方面的限制較以往少。

除了學得其法,日本九州產業大學跨文化管理學教授Tim Keeley也認為個性是學習外語的一個關鍵,因學習外語的過程牽涉到重塑自我意識,而最好的語言學家大多像變色龍般精於呈現出新的個性。兩年前,他曾經進行一項問卷調查,檢測正在學習日語的華人的語言疆界滲透性 (ego-permeability),即是學習者是否能以開放的心態接受語言伴隨輸入的意識,結果如他所料,日語能力較高者得分通常愈高。

李健豹博士認為,能夠做到精通數十種語言的hyperpolyglot都是罕有的語言天才。(受訪者提供)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我們說的字詞與個性糾纏在一起。刻板印象如「法國人浪漫、意大利人激情、德國人科學」,大家都理解,但其實每一種語言都與自身的文化、風俗有關聯,這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行為態度。最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學研究均指,精通多種語言的人經常會根據所說的語言,採取不同的行為。當然,基因和性格也可能令這些人對學習外語更感興趣,有更強烈的動機。

  不斷練習避免混淆

本身精通20 多種語言的Tim Keeley 教授補充,學習語言這種需要角色代入、聯繫記憶的過程,或會同時製造神經障礙,把自己原來的母語混淆。他指出:「你必須要有方法在自己的腦袋中區分每一種所學的語言、文化和相關經歷,以保持這些語言能夠活用而不致混淆。」

另一位精通32 種語言的歐盟翻譯官Ioannis Ikonomou也向筆者表示,混淆在其學習過程中的確時有發生,「我並非一部機器,犯錯在所難免。有時我也會在說波蘭語時用了俄語表達,但我享受這些錯誤,這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他補充說:「這其實是很有趣的,當你練習得愈多,你的腦部會變得愈專注,減少再犯上同類的錯誤。我現在比以往更能控制自己所說的。我會建議其他人不要害怕這些錯誤,甚至盡量去犯錯,只有機器才會不犯錯誤。」

延伸閱讀:【01專訪】學外語,學到盡! 精通32種語言的歐盟翻譯官

雖然未必每個人都能夠成為「polyglot」,但多學一兩門外語卻未嘗不可。李博士指認知心理學有個說法,就是一個人的語言會限制其思想,舉例懂中文的人,或許在算術、數學、科學、工程等領域較說英文的人有優勢,但同時也會在某些方面如認知、思考、邏輯推理上較操其他語言的人弱一些。李博士解釋:「以記數字為例,廣東話人的記憶容量較英文人高,可能與廣東話有關,因廣東話更有效率,都是一個音節一個數字,但英文音節長些,記起來困難一些;而且英文數字不跟十進制的因素,有心理學的研究解釋這是歐美人士在數理方面較亞洲人弱的原因,由數數字開始,亞洲人在算術有優勢,之後到數學、科學和工程都有優勢。」

Ioannis 表示,犯錯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少不免,只要練習得多,便可減少再犯。(受訪者提供)

不同語言會勾起不同回憶心理學界過往普遍認為,基本感知項目與語言或文化並無關係,但近年發現並非如此。李博士以一個簡單心理學實驗為例,兩條長短相同的直線,其中一條在一個正方形框架內,原來較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國人,與群體主義的日本人看起來也有分別。美國人在判斷直線長短時,較少受到外框影響,日本人則較易受影響,導致判斷有誤。

以上例子都說明,語言的影響力比我們以為的來得更重要。正如德國語言學家Thorsten Pattberg所形容:「誰擁有語言,即擁有知識。若你回想一下歷史,當St. Jerome把希伯來文的聖經翻譯成拉丁文,他基本上結束了希伯來世界的秩序。同樣地,當馬丁路德將拉丁文的聖經翻譯成德文,他正式開啟了德意志帝國。」

(節錄)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一個人精通數十種語言如何可能?一般人又能否做得到?欲知更多詳情,請留意刊載於7月3日出版第6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