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擴建空軍基地 先人也要讓路 8萬墳墓需起骨逾半為華人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新加坡政府宣布,為配合擴建空軍基地將清空全國最大墳場的三分一面積,受影響的8萬墳墓需起回骨殖火化或改葬,當中包括4.5萬華人墳墓。

現時新加坡最大、而且唯一容許土葬的蔡厝港墳場有相當多華人墳墓。(VCG)

今次受影響的墳場是新加坡最大、而且現時唯一容許土葬的蔡厝港墳場(Choa Chu Kang Cemetery),政府計劃從原有318公頃土地中空出106公頃,讓路予已有78年歷史的登加空軍基地(Tengah Air Base)擴建,暫時收容即將搬遷的另一基地巴耶利峇空軍基地(Paya Lebar Air Base)的裝備。

新加坡政府在周二(18日)表示,墳場拆遷工程預計於2019年動工,而空軍基地最早將在2030年搬遷至墳場現址。另有6個魚塘、育苗場及農場亦需遷走,當局將以收購時市值賠償。

蔡厝港墳場中有4.5萬華人墳墓及3.5萬穆斯林墳墓需起回骨殖,當中4.5萬華人墳墓及5000穆斯林墳墓已屆滿15年最低安葬期,將於下年第四季開始起骨,共計空出100公頃土地。其餘未屆滿安葬期限的墳墓將在稍後時間安排起骨。政府將負責起骨費用,以及華人的火化費和穆斯林的改葬費。

今次起回骨殖計劃是20年來規模第二大的,最大規模一次是2001至2006年間為建屋而需清空比達達利墳場(Bidadari Cemetery),當時5.8萬基督徒及6.8萬穆斯林墳墓受影響。

是次受影響墳場、農地及登加空軍基地位置圖。(海峽時報)

當局表示今次擴建計劃「已考慮所有替代方案,斟酌國防及保安需要及整體益處」。總理李顯龍在2013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中宣布,巴耶利峇空軍基地將會遷址,空出800公頃土地作住屋、辦公大樓、工廠及公園之用,該區建築物的高度限制亦會取消,舊空軍基地東南面即將落成作以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為主打的「森林市鎮」,完工後預計可提供4.2萬間房屋,包括3萬公營房屋及1.2萬私營房屋,第一批房屋預計於2018年推出市面。

同時,在墳場附近4個私人魚塘及育苗園業主們在政府周二宣布計劃時才得知要在2019年1月前遷走;至於另一個租約在2019年6年才屆滿的蔬菜農場將不會獲續約。受影響的農業用地總面積為6.3公頃,部分農場主人擔心難以在剩餘的18個月內找到新位置,「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而又水質有一定質素」,其中一個魚塘主人表示。

而新加坡5條「文物之路」(Heritage road)之一的林厝港路(Lim Chu Kang Road)亦需重新劃定,文物之路計劃在2001年推出,用以保護新加坡的沿林公路。這些公路以荗密的樹木覆蓋聞名,高聳的林木甚至形成一個綠色圍牆和天花。政府聲明指:「當局正研究(計劃)對公路的確實影響,和減輕影響的措施,包括移植樹木到新道路上。」

(海峽時報/新亞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