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周】現存最歷史悠久航空公司KLM 藍色皇冠迄立不倒傳奇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KLM的全寫是荷文「Koninklijke Luchtvaart Maatschappij」,意即皇家航空公司。乘坐他們的短途客機,隨時真的會搭上由荷蘭國王駕駛那一班。
到底KLM與王室有何關連,多年來三度面對幾乎倒下來的重大危機,最終如何化險為夷?

一架在加勒比海聖馬丁島茱莉安娜公主國際機場準備降落的KLM客機,該處是世界有名最接近人群的機場之一,在海灘抬頭就是飛機。(視覺中國)

荷航KLM在1919年10月7日成立,是今天現存歷史最悠久,仍在使用原有名字營運的航空公司。

1919年,一位航空飛行員普雷斯曼(Albert Plesman)在成功舉辦一次航空展後,獲得業界賞識,推舉他帶領一家航空公司發展。10月7日,在荷蘭女王威廉明娜(Wilhelmina)贊助下,普雷斯曼與另外8位商人合作成立荷航,並取名為皇家航空公司,即KLM。

開業初期:二戰後輝煌發展

普雷斯曼是位出色的領導者,他選擇購入國產福克客機和美國道格拉斯飛機,1924年開辦由荷蘭至遠東殖民地印尼的巴達維亞(即今天的雅加達)航線,1934年更開辦首條跨大西洋,由荷蘭至南美的荷屬庫拉索航線。即使二戰期間航空公司一度停擺,二戰後荷航迅速發展,在1946年開辦紐約航線,是歐洲首間飛行紐約航線的航空公司。

荷蘭國王如何藉架駛KLM客機減壓,詳見:

1934年荷航開啟了世界首條跨越大西洋的路線。(Getty Images)

荷航的發展幾乎一帆風順,直到1960年代。1953年普雷斯曼逝世,荷航由艾勒爾(Fons Aler)接手。艾勒爾有先見之明深知噴射飛機即將到來,先後決定購置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的噴射飛機,希望以「更大、更快」的客機吸引旅客。但因噴射客機在當年成本實在太貴,結果1961年荷航轉盈為虧。

第一次危機:過度投資致虧蝕

這是荷航第一次危機,在接下來的四年,荷航先後更換4位總裁,包括一位因空難不幸逝世的Horatius Albarda。總裁最終由范德法(Gerrit van der Wal)繼任,他除著手減省成本外,決定再度尋求政府援助。

范德法把大量公司股份賣給荷蘭政府,籌得現金改革公司:他先把舊式的活塞引擎飛機用作短途航線,開辦更多短線航班頻繁飛行;同時購置直升機,作為接載工人從荷蘭飛往北海油井的交通工具。荷航的航線改革終為公司帶來利潤,渡過首次危機。

第二次危機:1973年石油危機與撞機意外

第二次危機在1973年出現。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二十多天的戰爭最終以西方國家支持的以色列勝利結束。結果為報復中東國家決定禁運石油,國際油價瞬間飆高。連續三年的石油危機重創歐美經濟,航空業更首當其衝。但荷航的總裁歐蘭迪尼(Sergio Orlandini)決定不以降價求售的方式持續經營,他決定以另類的方式:開拓更多業務,分散投資。

他首先向美國波音公司買入當年最大的客機波音747,並把它進行改裝,變成半架客機半架貨機,實行「載客又載貨」,進軍貨運市場(這亦是今天KLM Cargo的來由)。同時投資旅館業務、餐飲業、地勤服務和飛機維修等等,一連串的投資為公司帶來額外收入。但好景不常,1977年荷航發生了當年史上最慘重的空難───特內里費空難。

1977年特內里費空難是荷航當年的最大污點,事件中急於起飛的荷航機師需負上最大責任。(Getty Images)

事發在1977年3月27日,西班牙北非外海自治屬地加那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北部機場,一架荷航客機在未有得到起飛確認下在跑道上滑行起飛,結果和一架泛美航空客機相撞,造成583人死亡大慘劇。荷航決定認責並向所有遇難者賠償,並承諾不會再讓同類事件發生,結果荷航好不容意撐過了危機。

第三次危機:歐洲一體化後廉航湧現

又過了20年,荷航的第三次危機出現在1990年代。1994年歐洲經濟體成立,讓歐洲人更加頻繁地往來與交流。這對航空業和運輸業來說應是大大的喜事;但對荷航來說,數十年累積的獨家網絡───歐洲各國領空飛行權一下子變得一文不值。大量的新興航空公司隨之湧現,加入競爭。

踏入1990年代未,新型的廉價航空公司出現,推翻傳統航空業理念。素來以質素但費用高昂行走江湖的航空公司不再受到青睞,旅客大量流失,荷航再度出現危機。

2003年,荷航決定宣布一項震撼消息:與法國航空合併。兩間航空公司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雙方決定合併互補長短,並減省各自重疊航線達到節省資源。經歷8個月談判,法荷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 Group)在2004年正式誕生。

兩間公司的合併堅持着一個原則:不會改變原有公司的運作經營,意思法航和荷航會繼續保留自己的名稱、各自的航機和風格,亦即各自保留自家品牌。但雙方共享客運和貨運資源,兩間航空公司合併,外界估計雙方合共節省每年4億至5億歐元(約37億至45億港元)成本。

荷航和法航合拼是當年航空業界的震撼消息,以今天結果來看,兩間傳統航空公司合拼的決定相當正確。(Getty Images)

荷航長遠眼光和果斷決心

荷航決定與法航合併的決定非常大膽,但在今天來看卻非常成功,兩間公司合併後成為全球最大航空集團,一同捱過新興航空市場的衝擊。今天荷航之所以能以傳統航空公司著稱,給予旅客只有傳統航空公司才能給予的服務,同時保持財政穩健,有賴公司長遠眼光和果斷決心。

荷航被認為是影響荷蘭最深遠的企業之一,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有一尊普雷斯曼的半身銅像,就是為記念這位帶領荷航和荷蘭航空業起飛的偉人。如今香港可以選搭荷航前往歐洲各地,若選搭商務座位更可獲得免費的藍陶小屋。藍陶小屋是荷航的特色記念品,不知有多少人已儲齊了那97座代表荷蘭傳統建築的小屋?

更多有趣發明和精彩故事,盡在【當年今周】專頁

只要乘搭荷航商務座位便會贈送的藍陶小屋,集齊全套異常困難,部分收藏有價有市,不知香港有多少人有收集習慣?(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