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城耶路撒冷 憑一張旅遊地圖 打一場看不見的戰爭

撰文:黃珮瑜 陳奕謙
出版:更新:

「我下個月去旅行。」
「哪裡?」
「耶路撒冷。」
有些朋友去旅行不是為了購買「掃貨」,他們偏愛古舊城市,感受歷史氣息。遊耶路撒冷,會到舊城區,上聖殿山,訪大衛城,都是常見的行程。我們有時以為去了聖地遊,就可以掌握當地掌故,以、巴關係。但正如一句老話:「魔鬼在細節」,原來即使是旅遊地圖也可以相當偏頻,隱惡揚善。

這張地圖由以色列旅遊局出版,對象是外來遊客。地圖列出了57個景點,看似無遺,卻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消失在其中。

美國總統即將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首都,再一次令到這座千年古城成為國際間的焦點。以色列政府多年來,一直透過軟的硬的各種方法,希望獨霸整個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人朱卜蘭(Husam Jubran)做了十多年導遊,經常帶領外地人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每個地方他都知之甚詳。所以當他拿起耶路撒冷舊城區的地圖,一眼可以看出端倪。

官方地圖 絕口不提殖民惡行

這張地圖由以色列旅遊局出版,對象是外來遊客。地圖列出了57個景點,看似無遺,卻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消失在其中。相反,不少地點都是只有以色列人會去的地方,例如他們的律法書研究中心,又或者與保守猶太人的殖民組織相關。在朱卜蘭眼中,這顯然是以色列殖民者的視角看耶路撒冷。「舊版本的地圖,我估計沒有巴勒斯坦導遊願意給遊客……巴勒斯坦人認為是殖民區的地方,舊地圖都列了出來。」

面對批評聲音,雖然以色列旅遊局不承認有問題,但在去年底推出了一個新版本地圖。沒有了殖民組織的景點,也不只有猶太人的地方,今次的版本多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景點,例如聖安妮堂。仍有爭議的字眼,如聖殿山如何稱呼,則避開了,沒處理。當局說,原因只是舊版本都派發光了,所以推出一個暫時版本,他們正在製作一個更新的地圖,將來會發放給舊城區遊客。

不過殖民區的問題,在新地圖還是有所隱瞞。赫施曼(Betty Herschman)是以色列組織Ir Amim的負責人,向來反對政府殖民巴勒斯坦、趕盡殺絕。她以大衛城國家公園為例,說所在的地方其實有巴勒斯坦民居Silwan,但地圖卻沒有顯示出來。「最過份是地圖沒標示Silwan,將那裡當作空地。」在官方地圖上,公園周邊都是綠色地帶。「公園位於巴勒斯坦民居,地圖卻掩飾此真相,不只是刪去他們的故事,甚至無視他們的存在。」

耶路撒冷古城,每年吸引眾多旅客前來旅遊。(VCG)

大興土地 塑造太平盛世

不只如此,在殖民組織Elad推動之下,以色列政府更加計劃Silwan之上興建大型旅遊中心,與大衛城公園相呼應。赫施曼相信,巴勒斯坦人只會進一步被邊緣化。「遊客不會看見Silwan,不會知道當中居民的苦況:八成人生活貧困,沒有學校,也沒有行人道,孩童都要走在馬路。遊客全都不會看到。」

去耶路撒冷以至以色列的遊客,每年絡繹不絕。既有天主教、基督教等教徒,也有人到此一遊為了認識中東地緣政治,更有人因為喜歡西岸殖民區的葡萄美酒、手製芝士。難怪學者艾德(Xavier Abu Eid)說:「以色列政府支持之下,非法殖民區在發展一個全新產業。」

達揚(Dani Dayan)曾任西岸殖民區委員會主席,是以色列政府中的一個大右翼,更是殖民區旅遊的始作俑者。

這個殖民區旅遊化的始作俑者,可以說是達揚(Dani Dayan)。他曾任西岸殖民區委員會主席,是以色列政府中的一個大右翼。在他倡導之下,當地過去幾年的旅遊業增長迅速,西岸殖民區每年吸引了150萬名遊客。精品酒莊20間,還有溫泉、動物農莊等景點,當局亦設立了多個旅遊中心,以多國語言接待遊客。

在以色列人眼中,西岸殖民區可以說是優質生活的代名詞。例如經營音樂場所的科亨(Noam Cohen),這樣形容山丘上的殖民區:「別人來這裡,感受另一面:大自然、音樂、橄欖、檸檬。」至於原本住在這裡的巴勒斯坦人,他坦言:「不適合這裡。」

但其實殖民區原本的住戶,正是巴勒斯坦人。

在隔離牆另一邊的,就是以色列殖民區,有些更像豪宅一樣,吸引很多以色列人入住。(VCG)

商業旅遊 唱好殖民一面

根據1948年以色列立國之時,約旦河西岸--或以色列說的猶大和撒馬利亞--應該屬於巴勒斯坦人。不過在1967年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人進佔了西岸、戈蘭高地和東耶路撒冷,甚至不惜違反國際法,在這些地方大興土木,廣建殖民區。現在單是西岸已經住了40萬名殖民者。當中有些是以色列人,他們因為樓價便宜,美輪美奐,所以遷進這裡;也有些外國人,例如美國人選擇定居於此;甚至不少住宅以AirBnb的形式出租,徹頭徹尾成為了一盤旅遊生意。

「1970和80年代是殖民年代,我們要盡量興建,不然土地就會歸還給阿拉伯。我們要攔阻巴勒斯坦人……而現在是旅遊年代。」埃勒達德(Karni Eldad)說。他是以色列人,向來以捍衛土地為己任,甚至推出了一本旅遊書,介紹西岸地區。在他和不少以色列人心目中,不少媒體形容殖民者欺負巴勒斯坦人,但事實不是這樣,所以要以旅遊業等方式抗衡論述。甚至他們發起一種旅遊,是認識Hilltop Youth。

Hilltop Youth是指以色列中的激進年青人,他們主張在殖民區之外再擴張據點,將巴勒斯坦人趕出去。

所謂Hilltop Youth,是指以色列中的激進年青人,他們主張在殖民區之外再擴張據點,將巴勒斯坦人趕出去。因為立場激進,所以甚至有人形容他們為猶太版ISIS。為了扭轉外界印象,有拉比充當導遊,「循循善誘」地介紹這批年青人的「實況」。「大家抱有成見,以為他們是怪人,中學就輟學,殺害阿拉伯人,搶掠他們的土地,拔除他們的橄欖樹……實情是他們是好孩子,愛這片土地,希望在此安居樂業。」

官方機器 建立好人形象

發展旅遊、粉飾太平,可以都說是廣義的Hasbara。Hasbara意即解釋,專門指以色列政府以公關宣傳,為國家塑造正面形象。在國際社會眼中誰是受害者,誰惡人先告狀,向來是以色列當局最關心的事。正如有人說「印象就是事實」,在政治上更是如此。

傳媒人巴魯德(Ramzy Baroud)指出,早在1950年代,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已經深深明白要有一個論述支持國家的擴張。所以在1961年的官方文件中,他們提出巴勒斯坦人是自願離開土地,而不是被以色列人趕走,此成為了當局多年來Hasbara的主要論調。

不少巴勒斯坦人也會帶導賞團,向遊人說明以色列政府霸佔土地、強拆民居的惡行。還有以色列的左翼組織,例如Ir Amim和ICAHD等。圖為ICAHD帶遊客參觀一個被以軍多次強拆的巴人住所,讓遊客認識以軍的暴行。(ICAHD Facebook)

如果說旅遊和地圖是軟性手段,那麼官方宣傳則是擺明車馬的Hasbara。以外交部去年推出的宣傳片為例,他們將巴比倫、羅馬人等塑造如同野蠻人,更加說巴勒斯坦人是在以色列立國後才出現的入侵者,不止偏頗甚至不實。又例如內塔尼亞胡的宣傳短片,以〈不要猶太人〉為題,言之鑿鑿說巴勒斯坦人建國之後會種族清洗,一個以色列人也「無得留低」。誰強、誰弱,官方論述與事實情況原來可以謬以千里。

咬文嚼字 是非不容含糊

面對以色列的軟硬兼施,巴魯德說,巴勒斯坦人要提出另一種論述來抗衡,還原他們的真實面貌。事實上,不少巴勒斯坦人也會帶導賞團,向遊人說明以色列政府霸佔土地、強拆民居的惡行。還有以色列的左翼組織,例如Ir Amim和ICAHD等,都致力向外界還原殖民區的真面目。甚至乎在用語上,也可以是一場角力。

在西岸,以色列興建了六至七個規模龐大的殖民區。以Ariel為例,人口多達2萬,甚至設有大學。這些地帶,官方稱之為一個「bloc」,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如此稱呼。不過傳媒人懷特(Ben White)分析指出,所謂的「bloc」既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法律規範,如此用語可能會阻礙巴勒斯坦的立國進程,因此堅持不得不弄清概念。

另一個地理稱呼的例子,要數商業標籤。在戈蘭高地、西岸、東耶路撒冷出產的商品,都愛標示為以色列出產,不過不少人堅持此等地方不屬以色列,只是其非法佔領。所以歐盟堅持商品應該標明為「以色列殖民區」,法國在去年11月亦已經落實措施。不能想像,以色列政府當然嘮嘮叨叨,責怪別人針對他們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