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合】凡殺不死我的 必使我更強 那場改變愛沙尼亞的網戰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愛沙尼亞是科技強國,它不但是通訊軟件Skype的故鄉,亦是不少外國初創企業家實踐夢想的地方。愛沙尼亞人本身也積極擁抱科技,小朋友七歲起學寫電腦程式,市民可在網上交稅、配藥、報讀學校,甚至投票。
愛沙尼亞發展數碼科技的道路,看似一帆風順,中途其實經歷了一場「大災難」。這場災難沒有摧毀愛沙尼亞,反而成就了它。
(此為《波羅的海獨立百年》專題報道之二)

  「戰火」洗禮 歷劫重生

2007年4月27日,愛沙尼亞遭到大規模網絡襲擊,總統府、國會、各政府部門和政黨的網站相繼癱瘓。全國六大新聞機構中,有三間的網站同樣遭到攻擊,令新聞工作者無法公布最新消息。與此同時,多個電訊商和銀行的網站亦不能倖免。民眾無法從自動櫃員機提款,當然亦不能使用網上理財。是次網絡襲擊持續了足足三星期,不少專家認為攻擊規模和周密程度,並非普通黑客組織能夠做到,相信是有國家在幕後發力。外界普遍將該次事件稱為史上第一場國家之間的網絡戰爭(Web War I)。

愛沙尼亞到底開罪了哪個國家?外界普遍把矛頭指向俄羅斯或親俄份子。事緣,在網絡戰爭爆發的前一天,愛沙尼亞無視俄羅斯的反對,堅決拆除位於塔林市中心的蘇軍紀念碑「青銅戰士」,激起國內俄裔人強烈不滿,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最終演變成流血衝突。誰知,當市內逐步恢復平靜的時候,一場沒有硝煙、卻更激烈的戰爭悄然開始。愛沙尼亞有58%網站「中招」,一些網站的首頁更被換上俄羅斯的宣傳口號和偽造的道歉聲明。愛沙尼亞政府直指事件是俄方所為,但克里姆林宮極力否認。

騷亂中,有俄裔示威者趁機擄掠商店。(網上圖片)

教人意想不到的是,經歷了這場另類WWI後,愛沙尼亞不但未有被嚇退,反而更有決心發展數碼科技。「每個國家都需要經歷一場網絡戰爭。」曾經擔任愛沙尼亞資訊首長科特卡(Taavi Kotka)樂觀看待這場網絡攻擊:「只要經歷過、成功跨越了,以後就不再恐懼。就像停電一樣,沒錯!是很不方便的,但過後你便會知道該如何應對。」科特卡說,如今戰爭的意思不同了。「我們有一個侵略性很強的鄰居,而且是由一個瘋子管治的,因此我們必須確保人民的數碼連續性(digital continuity)。」

「戰爭」過後,愛沙尼亞着手加強其網絡防禦能力,包括成立網絡防禦聯盟,集合公眾和專家的力量,以應對未來的網絡威脅,還透過北約推動國際層面的網絡安全合作。時至今日,愛沙尼亞政府仍強調俄羅斯是威脅,不論在軍事還是數碼層面都加以防備。

愛沙尼亞去年與盧森堡簽訂協議,將於該國設立全球首座數據大使館,用來備份國家重要資料。(愛沙尼亞政府網站圖片)

  超越地域 建電子國度

除此之外,愛沙尼亞還於盧森堡設立全球首座數據大使館,用來備份國家重要資料,包括國民身份、土地記錄、商業登記、稅務、法律以及人口普查資料等。理論上,無論愛沙尼亞的國土是否完整,這座虛擬大使館都能夠確保國家正常運作。只要有網絡,政府官員便可以辦公,亦即是說愛沙尼亞可以超越地域限制,存在於世上任何一個地方。

2014年,愛沙尼亞更推出電子居民身份證(e-Residency),成為全球首個建立電子公民制度的國家。任何人只要願意花10分鐘和100歐元,就可以成為該國電子居民,香港80後青年吳冠諾(圖)就是其中一位,他說:「電子居民身份證和當地人的身份證基本是一樣的,除了電子居民沒有居留權和投票權外。有了這項計劃,外國人即使沒到過愛沙尼亞,也可在當地開設公司和銀行戶口,有助吸引外資和科技人才。」

到目前為止,愛沙尼亞擁有逾33,000名電子居民,由他們創立的公司多達5,000多間。2017年,愛沙尼亞人均GDP達17,786美元,冠絕波羅的海。法國國際預測研究中心更估計,到2050年,愛沙尼亞將成為全歐洲人均GDP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盧森堡,並在全球排行第五位。

20多年前,這個波羅的海小國無懼強權,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成功爭取獨立成國。這個小國同樣不怕網絡攻擊,相反義無反顧地發展數碼科技,最終變成今天的資訊科技巨人,傲視東歐。

上文節錄自第10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12日)《波羅的海獨立百年》。

【波羅的海獨立百年】系列: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2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