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晤昂山素姬 制裁放寬後首次 人權組織斥無視羅興亞族苦況

撰文:李駿生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克里短暫訪問緬甸,周日(22日)與緬甸國家顧問昂山素姬會晤,為美國對緬甸撤銷部分制裁後首次。美國國務院稱此行是向緬甸民主化表示支持。不過,昂山素姬對國內少數族群的人權狀況的態度備受爭議,美國傳媒報道有人權組織呼籲美國政府維持對緬甸的制裁措施,迫使緬甸新政府改變軍政府時代訂立的族群政策。

克里周日(22日)短暫停留緬甸,於首都內比都與緬甸國家顧問、外交部長昂山素姬會面。(美聯社)

昂山素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3月底正式掌權,為緬甸半世紀以來首度由文人政府領導。因應以上的轉變,美國數日前撤銷部分實施多年的財政及貿易制裁,鼓勵緬甸向「全面民主化」進發。

現時緬甸總統是昂山素姬的黨友廷覺(Htin Kyaw)。總統府發言人指出,廷覺於克里到訪時正身處俄羅斯出席峰會,明言克里僅將與昂山素姬會面。

克里訪問緬甸時,緬甸總統廷覺(左)正身處俄羅斯出席峰會。(美聯社)

美國國務院指出,克里此行旨在向「由民主程序產生的新一屆緬甸文人政府」表示支持,並鼓勵緬甸「繼續推進民主及經濟改革」。

緬甸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基建破舊、資源豐富的邊境地區武裝衝突不斷、宗教族群矛盾、軍方把持經濟系統等。

美國撤消對緬甸的部分制裁後,貿易自由度提升——緬甸銀行可以服務美商、緬甸出口貨物可以經過該國的港口及機場運進美國。另外,涉足木材、珍珠養殖、礦產等的7家緬甸企業亦從黑名單上除名。不過,美商在緬甸的投資金額,仍較其他國家為少。

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後,緬甸境內穆斯林族群羅興亞人的人權狀況備受關注,千計受迫害的羅興亞人去年循海路逃亡,數百人葬身大海,廣受國際社會關注。昂山素姬本月初要求美方不要以「羅興亞人」稱呼這個「不獲緬甸政府承認的族群」。

一名羅興亞人循海路由緬甸逃到印尼,透過電話與親友聯絡,表現傷心。(路透社)

事後,美國《紐約時報》社評指摘昂山素姬對羅興亞人的立場怯懦,並指出她不應繼承軍政府政策。文章亦提到部分人權組織要求奧巴馬延長對緬甸的制裁,迫使昂山素姬重新審視政策。

克里周日短暫停留緬甸後,同日轉赴越南,陪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河內及胡志明巿。預料奧巴馬將與越南方面討論貿易、國家安全、人權等議題。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