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錢不能解決的問題 歐盟不民主埋分裂伏線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隨着經濟不景,多年來維持着歐盟團結的向心力減弱,「歐盟不民主」這個老問題又再浮上水面。英國民眾不再信任歐盟會改過,今次脫歐帶來的危機能令歐盟變得更民主嗎?

歐盟的不民主是組織發展下去的絆腳石。(Getty Images)

「歐盟是一個不民主的機構」。這是今次脫歐公投中,其中一句最能鼓動民眾脫歐的說話。歐盟的官方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民主,而加盟國的政治體制亦必須是民主政府,偏偏歐盟本身就是一個不民主的制度。

若要探討歐盟的民主問題,歐盟委員會的強勢及議會的認受性低下就是歐盟不民主的表癥。另外,歐洲中央銀行的問題亦能反映歐盟民主成分缺失的問題。

歐洲議會是由歐盟成員國的國民民選出來的,按道理它正是歐盟民主的象徵。但回看歷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由1979年的61%逐步降至到2014年僅得42.6%,民眾參與率每况愈下。但偏偏在這段時間正是歐盟擴展的最快的階段,《馬城條約》、歐元面世、歐盟東擴等重要決定竟在欠缺認受性的情況下出現。

作為歐盟行政機關的前首腦,巴羅佐犧牲民意換來融合進程加快。(Getty Images)

歐洲議會形同虛設 民眾意見被忽視

原因在於歐盟官員為加快融合進程,犧牲了組織的民主認受性。前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2004年上任以來,歐盟經常選擇與各地的智庫,專業團體及顧問機構合作,漸漸放棄了「先獲得民眾認同,後推動改革」的做法。其中一例正是2007年歐盟用《里斯本條約》以代替被法國及荷蘭,在2005年用公投否決的《歐盟憲法》,以行政手段繞過民眾認同去推動歐洲融合。

歐洲議會在運作上亦不甚民主,議案經常通過首讀後就通過,連二讀的辯論程序都跳過。現時歐盟立法大多是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及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三方磋商出來的結果,遠離體制的民眾在歐盟的決策層面根本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歐洲央行不需向民眾負責

在金錢誘惑面前,歐盟亦忘掉民主初衷。在歐債危機中,歐洲中央銀行聯同歐元區成員國的財長,再加上國際貨幣組織,就為希臘制定了緊縮措施。誠然,各國的財長均有民意授權,但歐洲中央銀行就沒有。他們不用為出事前數年的錯誤決定負責,他們甚至沒有責任保障部分民眾生活富足。就如希臘前財長瓦盧法基斯所言,「連中國都有7名政治局常委要為失敗負責」,可見歐盟內的民主幾近消失。

歐債危機正是歐洲央行官僚不負責任的後果。(Getty Images)

當然歐盟仍有其苦衷,有學說認為歐盟的認受性被是一種「輸出的認受性 」(Output Legitimacy)。只要歐洲融合能成就繁榮穩定,及工作機會,歐洲人民就繼續承認組織的存在,甚至歡迎歐盟進一步融合。但這其實亦反面證明,失去了民主認受性的歐盟,除了錢之外甚麼都沒有。

革命的失敗會造成混亂,組織的結構亦會變得危如累卵。若不能及時改正,思想更會倒退至比原來更差的狀態。歐盟無疑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政治實驗,它嘗試建立人類前所未見的「超國家」。但到處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缺乏執行力的技術官僚正將歐洲統一這個願景,在自己手中逐步消磨掉,不民主的結果或許是歐盟全盤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