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蔡英文「11段線」的考驗 兩岸南海立場本是同根生

撰文:鄭子健 余偉邦
出版:更新:

中華民國也好,台灣也好,從來都不是南海主權爭議的缺席者。
自1949年起,大陸山河易手,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但仍堅持二戰後以11段線所劃定的海疆,宣稱南海全域「主權在我」,至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仍飄揚於南海,台灣政府實質控制東沙群島,以及太平島和中洲礁兩個南沙島礁。由中華民國於大陸執政時期傳承下來,這份海疆遺產亦令台灣無可避免捲入將於周二(12日)頒布裁決的南海仲裁案。

台灣總統蔡英文強調,不會放棄對南海太平島的主權。(路透社)

菲律賓針對大陸的主權主張,單方面向海牙國際仲裁庭提訴,包括要求判定大陸控制的多個南沙據點只是「岩礁」而非「島嶼」、無權用來申索專屬經濟區,以及判定大陸所主張的「歷史權利」不符《海洋法公約》,九段線劃界亦不構成歷史權利的法理依據。雖然菲律賓針對的是中國大陸,然而台灣卻難以置身事外——中華民國這個名號,加上轄下太平島於南海「鶴立雞群」,不知不覺成為了中菲法理爭拗的焦點。

大陸時期的南海遺產

據中華民國官方稱,太平島面積約0.5平方公里,為南沙群島之最,島上蘊藏地下淡水,又擁有天然植被和礦藏,附近海域則有漁獲,足以「維持人類居住」;島上駐守人員多年來種植蔬果,豢養家禽家畜,可見太平島可提供「經濟生活所必須」,根據海洋法公約的定義,法理性質屬「島」無疑。若此點得到確認,太平島就可以作為200浬專屬經濟區的申索根據,並與馬尼拉當局主張的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出現重疊。按照國際慣常做法,若專屬經濟區出現重疊,就應當由涉事國透過磋商處理。

太平島非島?台灣不滿

由於菲方奉行「一中原則」,承認台灣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按此推論,菲方應視太平島也歸屬大陸所有。如何處理這個法理難題呢?菲方最初的選擇,就是在仲裁申訴中,對太平島隻字不提,以免節外生枝。北京當局就抓住這一點,抨擊菲方刻意排除太平島於「中國佔領或控制」之外,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侵犯中國主權。
可是在審理期間,仲裁庭還是要求菲律賓就該太平島的性質「提供意見」,結果菲律賓於庭上斷言「太平島不是島」。消息一出,即時惹來台灣政府關注,時任總統馬英九今年初就特意登島公開反駁。可是不管誰是誰非,基於提訴一方未有要求評定太平島性質,依據「不告不理」原則,仲裁庭應不會主動判別太平島性質,而相關意見亦僅供參考之用,大概不會成為判決主要根據。

11段線9段線「一損俱損」

兩岸南海立場「本是同根生」,這一點於南海劃界爭議更為明顯。二戰後,中華民國派員前往南海,劃出11段線,幾乎囊括全域;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大陸後,也全盤接收此主權主張,其間為了修好與越南邦交,略為調整為9段線,但同樣是差不多覆蓋整個南海。不論是哪一種劃法,兩岸過去都以「自古以來」的歷史權利為由,論證南海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至今日,菲律賓在美國支持下大費周章興訟,目標之一就是透過國際仲裁,否定9段線的合法性和「歷史權利」之說。只要台灣一日仍承繼中華民國衣鉢,即使不屬與訟方,其11段線亦會與大陸9段線「一損俱損」,承受仲裁案敗訴的後果。正因如此,南海仲裁案不只挑動地區局勢,還有意無意間令兩岸站在同一陣線。

圖為太平島的俯瞰圖。對於菲方聲稱太平島不是島嶼,台灣方面表示不滿。(Getty Images)

倘捨11段線勢觸動北京

今年初馬英九親抵太平島,反駁菲律賓,大陸國台辦亦遙相呼應,表示「兩岸都同屬一個中國」,「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相反,站在菲律賓背後的美國則大表不滿,稱此舉「極度無益」。儘管如此,台灣方面仍於4月通過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向仲裁庭提交太平島意見書,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也無形中為對岸助了一把。

然而,新任台灣總統蔡英文至今仍未公開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引致對岸陸續暫停各溝通機制,更談不上本來就純屬傳言的兩岸南海合作。對蔡英文而言,南海立場不只是對外公務問題,同時也是黨內問題,多年來綠營內部不乏聲音,呼籲政府按「事實控制」重劃「國界」,捨棄11段線,甚至有人要求撤離千里之外的太平島,明是希望台灣「面對現實」和「節省資源」,暗裏還隱含與「中華民國」分手的一重意思。

美促公開文件澄清U型線

不分藍綠,一旦身在總統府,台灣執政者就能體會到,要「分手」沒那麼簡單。首先對於貿然放棄「國土」實益,統獨兩派都難以茍同,沒有一個總統願意負上「護土不力」的罪責。誠然,台灣方面可以按「事實控制」重劃國界,將南海11段線抹掉,然而在對岸眼中,台北當局如果這樣做,幾乎就等同是跟中華民國「劃清界線」,是進一步走向台獨。大陸方面肯定不會默不作聲。

不過台灣當局在南海問題上,還要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前駐台代表包道格今年初就表示,美國私下一直在要求台北當局公開國民政府1947年遺留下來的南海歷史檔案,聲稱有關檔案有助釐清南海9段線和11段線主張的基礎。他聲言,有關檔案公開後,「也許可以看到11段線很可能只是航海所用的圖表而不是領土主張,從美國的觀點來說,這或許可削弱中國的主張」。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也曾提出,美國應敦促台北方面澄清11 段線,從而對北京造成壓力,逼使北京也必須澄清其主張。

對蔡英文和台北政府來說,這確是一個重大難題。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林廷輝直言,「如果美國要台灣表述U型線(即11段線),表述完,北京會不高興,可能會破壞兩岸關係,(但)美國(又)希望民進黨維持好兩岸關係。」

難與中華民國「分手」

他指出,對北京而言,南海議題是面向國際的戰略據點,如果台灣配合西方世界破壞大戰略,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如果挑動這個敏感神經的話,會很麻煩,兩岸關係就會處理不好,兩岸關係若處理不好,台美關係也不會好,美國就會壓着台灣把兩岸關係處理好,南海議題是兩面刃,很微妙、很複雜。」 

有蔡英文陣營人士就明言,民進黨政府既要維持兩岸穩定,又要維繫與美日關係,因此蔡英文不會自找麻煩地去碰11段線的問題。在南海問題上,蔡英文迄今的態度,是堅持對太平島擁有主權,關於南海主權爭議,則強調依照國際法,尤其是海洋法公約,以和平手段來處理。至於「國體」爭論,蔡英文已多番重申:「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原因顯而易見,台灣要對外捍衛「國土」和維持兩岸穩定,最好還是穿上「中華民國」這件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