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十二度訪華 德國在利益與競爭之間的平衡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9月6日到中國展開為期兩日訪問,預計她會率領龐大商界代表團訪華。無論對於德國和北京方面而言,雙方都為不同問題而煩惱,因此默克爾選擇這個時間來臨中國,或不失為一個提供互惠互利的理想機會。

德國一早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2018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1950億美元,而且德國亦是少數與中國有貿易順差的歐洲國家。比起美國市場,當地兩大汽車企業大眾(VW)和寶馬(BMW)的汽車出口更倚靠中國的銷路,這固然是德國貿易的一項成就,同時可能是負累。

德國多間汽車企業近年非常倚重中國市場,其中大眾汽車一直於當地大展拳腳。(Getty Images)

德國汽車成維持關係重點?

德國副外長伊申格爾(Wolfgang Iscinger)形容,對中國的採取友善方面的秘密,就是如何向中國出口最大數量的德國汽車。默克爾訪華之旅,其中一個目標可能是當「汽車推銷員」。

全球經濟面對多項不明朗因素,德國亦沒法獨善其身:英國脱歐、中美貿易戰固然影響德國經濟,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揚言向歐洲汽車徵收關税更是火上加油。同樣地,中國亦是貿易糾紛的主戰場,為默克爾提供促進聯手展開共同戰線的機會。她除了可能會北京施壓,為貿易戰尋找解決方法,同時強調需要一個強大的歐洲對抗特朗普。

德國總理訪華行程包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共晉早餐,外界關注她會否向對方提及香港反修例問題。(Getty Images)

中國在強大和分裂歐洲之間煩惱

不過北京可能視強大的歐洲為雙刃劍,皆因中國近年一直拉攏歐洲國家,包括以「16+1」合作模式及「一帶一路」向匈牙利、希臘、意大利等國家招手,導致歐盟在對華立場難以有一致立場。

德國雖然視中國為搖錢樹,同時間亦察覺到對方收購戰略企業、以及網絡安全等威脅,其中柏林政府容許美的收購當地機械人製造商Kuka就惹來批評,結果德國政府「痛定思痛」,在2018年8月否決中國企業收購機械器具生產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工業遊說組織德國工業聯合會(BDI)2019年初一改對華策略,稱對方為「系統性對手」,呼籲德國工業界面對情況,裝備自己。

連同今次訪問,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14年以來已經第十二次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謂「見慣見熟」。 (路透社)

香港問題靠默克爾和平解決?

中國受到貿易戰影響,因此有需要在西方市場尋求合作夥伴,默克爾深刻明白到這一點。北京方面視默克爾為碩果僅存的西方國家領袖,卻因為面子問題而不想被外界「呼呼喝喝」,但清楚知道德國民眾可能會要求對方向中國直諫。

外界普遍認為默克爾會在這次訪華行程提及香港反修例風波、新疆、以及社會信用制度等議題。她上任14年以來,曾經12度訪華,相信已經充分掌握如何保留對方體面而又可以表態的方式,例如分析社會信用制度對外國企業的利弊,以及在困難時期舉行對話的重要等。而北京亦傾向聆聽有密切經濟合作關係國家的意見,因此默克爾完全有資格為中國「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