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海洋保護區協議再流產 中國被指是主因

撰文:陳蹊
出版:更新:

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舉行年會時提議要在南極建立一個遼闊的海洋保護區,然而由於中國和俄羅斯堅持反對立場,導致上述提議無法通過。這已國際社會連續第八年失敗。

綜合媒體報道稱,提議中的南極海洋保護區包括一個環繞南極的三大海洋區域,在這裏生活着企鵝、海豹、大鯨魚以及犬牙魚(市場俗名:智利鱈花鱸魚、智利白雪魚、小鱗犬牙南極魚、白鱈魚、銀鱈魚),這一區域同時有大量的供眾多的海洋生物賴以食用的磷蝦。

中國和俄羅斯擔心建立這一海洋保護區之後,將會對南極捕魚權產生影響,因此多年來不斷地反對通過。據法新社報道,參加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年會的人士11月2日說,中國和俄羅斯在會上堅持反對立場令這一努力再次失敗。該委員會由25個國家和歐盟(EU)組成。

隨着人類活動在南極地區的逐年增加,如何保護南極生態成為一大焦點。(新華社)

建立南極保護區提議2010年首次由澳洲、法國和歐盟提出。2017年,為了爭取更多國家支持,該提議適當縮小了保護區規模。

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11月2日發表文告稱 ,南極保護區提案爭論很大,最終沒有獲得共識,以失敗告終,將於2020年舉行年會時再行討論。根據該組織的規定,任何建議必須得到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才能通過。

參加會議的代表透露,中國和俄羅斯代表因為擔心該建議會影響到捕魚權並引起一些合規方面的問題而持反對態度。

一些專家表示,南極地區海洋生物多樣性正在喪失,保護這個地區的海洋生態系統刻不容緩。澳洲海洋保護協會首席執行長達倫·金德賽德斯(Darren Kindleysides)說,7年已經過去,到目前為止「南極地區的海洋得到保護的面積只有5%。這項任務變得非常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