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已逾8000項 矯枉過正到亂象叢生

撰文:伍玥
出版:更新:

中國新聞網4月2日報道,一個多月來,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制裁,讓人大開眼界。從寵物貓狗到植物,從去世100多年的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到富豪們的遊艇豪宅,現如今已發展到了字母表。

截至4月1日,2014年來俄所遭受的制裁,已高達8,000多項,其中大部分,是過去一個多月來新增的。

然而西方國家並無罷手之意,新一波制裁,正陸續上演。這一次,它們要把字母給「開除」出字母表……

總部位於荷蘭的新聞網站響鈴貓記者托勒在中國字節跳動旗下影片分享應用程式TikTok(抖音海外版)稱,某些俄羅斯車輛上有個Z字。(TikTok@alinaslavita)

字母「Z」的奇幻之旅

此前,進入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的俄軍裝備,塗上了「Z」字符號。這代表「為了勝利」,俄語發音中的首字母為「Z」。俄軍還塗刷了代表「真理的力量」和「任務必將完成」的字母「V」。

俄居民為表支持,在汽車上貼上「Z」標誌,把社交媒體用户頭像換成含相關元素的圖,女孩們用這個字母做美甲裝飾,電視台主持人也身穿「Z」字T恤做直播。

「Z」字大流行,讓西方國家坐不住了,支持「Z」就是支持俄羅斯,必須制裁!

於是乎,德國柏林、巴伐利亞州、下薩克森州等多地宣佈,禁用帶拉丁字母「Z」的標誌。任何人在抗議中或建築物、車輛外部展示「Z」符號,或面臨罰款,最高坐牢3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歐洲國家紛紛行動起來,立陶宛提出法案,公開展示字母「Z」將被罰300至500歐元;捷克規定,出於宣傳目的展示「Z」的行為,是刑事犯罪;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等正制定法案,禁止公開展示親俄符號,包括「Z」標誌。

默默存在了150年的瑞士蘇黎世保險公司,突然宣佈在網上移除該公司「Z」標誌,以免「被誤解為支持俄羅斯」。

就連一直以「Z」為一款可摺疊手機標識的三星公司,都開始在品牌中放棄使用字母「Z」。還有一家奢侈品公司,因為展示的首飾外形像「Z」字,遭到西方客户的憤怒批評……

除了「Z」,遭殃的據稱還有「R」、「P」、「O」。如果真要將這些字母全都「開除」,有網友就表示不解,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英文名「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要怎麼寫呢?

烏克蘭:圖為2022年3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捷克總理菲亞拉、以及斯洛文尼亞總理揚沙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會面。(AP)

只是長得像,都不行

「傻傻分不清楚」,那就一律拿下!

3月28日,隨着斯洛文尼亞駐烏克蘭大使館恢復正常工作,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現了。

斯駐烏代辦Boshtjan Lesyak對媒體表示,原本該使館在基輔升起了斯洛文尼亞國旗和歐盟旗,以表明正常復工,但沒過多久,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就找上門了。

而烏方提出的「整改」要求,是讓斯方撤掉自己國家的國旗。其理由是,斯國旗與俄羅斯的白、藍、紅三色國旗外觀相似,不易分辨。

嗯,遠看的確相似,但問題來了,一、這旗掛在斯洛文尼亞使館門口,和俄羅斯有關係嗎?二、斯國國旗上有自己的國徽,與俄國旗並非完全一致。

然而,只是為了「不引發誤會」,一個主權國家的駐外使館竟被提出降旗這種荒唐要求,而這個國家還默許了!

是不是已經有點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了?但這還不算完。

航拍無人機拍攝喜馬拉雅山脈的絨布冰川。圖片攝於2020年5月3日。(旦增尼瑪曲珠/新華社)

禁止俄人員登喜馬拉雅山?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29日報道,烏克蘭駐印度使館近日發出外交照會,呼籲尼泊爾禁止俄運動員攀登喜馬拉雅山。

報道稱,2022年以來,18支探險隊獲得了尼泊爾旅遊部門頒發的春季攀登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許可證。135名登山者中,有1人來自俄羅斯;另有8名俄登山者,獲准攀登較低海拔的山峰。對此,烏方認為,應禁止9名俄羅斯人攀爬喜馬拉雅山。

尼泊爾官員則回應,喜馬拉雅山脈是「全球資產」,他們將繼續向合法合規的運動員,發放許可證,這一政策不會改變。

種種亂象顯示出,西方的「恐俄」、「反俄」風氣已達到了一個何等誇張的地步。反對關於俄羅斯的一切就是政治正確,任何可能引發懷疑的行為,都將遭受不成比例、不合理的懲罰。

這種明顯濫用制裁的現象,不僅未得到控制,近來反而被大肆鼓吹,愈演愈烈,也讓俄羅斯成了全球被制裁最多的國家。

筆者近期查看數據統計網站發現,2014年至2022年3月18日,西方對俄製裁已超7,000項。然而,過了不到兩周,俄方遭受的制裁升至8,000多項了。

烏克蘭局勢:3月8日,美國加州洛杉磯,一位技工正在更換Shell加油站的油價顯示牌。(VCG)

制裁「迴旋鏢」反傷歐美

事實上,對俄全方位的遏制,尤其是能源等產業的制裁,已讓歐美嚐到被「反噬」的滋味。

近幾個月來,歐美汽油價格飛漲,刷新歷史紀錄。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道,反俄製裁,導致美國人生活成本加速上升,燃料、食品、生活必需品等更貴了。美國一些地區的司機不得不另闢蹊徑,前往墨西哥蒂華納,為車輛加上廉價汽油。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援引民調指出,逾四成美民眾認為,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導致油價上漲的罪魁禍首。35%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不得不減少購買雜貨,才能負擔得起加油。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西歐國家。

近日,西班牙馬德里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燃料和食品價格上漲;德國、希臘也出現類似抗議活動。

在法國,漁民、公路司機架起臨時路障,抗議油價飆升。一些農民也把拖拉機開到街頭,封鎖交通以示威。

當地時間3月2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時,據稱就遭到一名男子質問。

據俄媒報道,該男子當面向馬克龍抱怨,加一箱油要140歐元,眼睜睜看着燃料價格兩天內就漲了30歐分。按以前收入,自己能過上有積蓄、能度假的體面生活,如今卻儼如一個「低收入員工」。不知道馬克龍是如何回應這些問題的。

2022年3月28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附近的Zaryadye公園日落後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AP)

俄羅斯人表示,生活將繼續

相比西方民眾的憤怒,俄羅斯民眾究竟如何看待制裁,一些民調也許能說明問題。

全俄上門調查「FOMnibus」邀請1,500名受訪者參與的調查顯示,44%的受訪俄羅斯人認為,制裁「將對俄產生積極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在預計制裁將產生積極後果的人群中,39%的受訪者認為進口替代將增加,6%的人認為經濟將整體發展,4%的人認為工作崗位數量會增加。

此外,38%的受訪者認為,俄與西方的經濟、文化和體育聯繫,將在未來三年內恢復。

而俄民意調查機構「社會輿論」基金會發起的調查顯示,49%的俄羅斯人相信,該國生活會在三到五年後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