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叫我做網紅.下】自稱教徒不上教會 千禧代信神多於耶穌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你信神嗎?」
這似乎是簡單直接的問題,然而對年禧代而言答案卻可以很多變。「我信但我不上教會。」「我不信但不排除有神。」「我不信但也不是無神論。」調查顯示,千禧代是最少有宗教信仰的一代,然而卻不代表他們不重視靈性生活。

孩子上教會,在修女群內大打呵欠。(Getty Images)

2015年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學者公布調查結果,歷時近50年、涉及人數逾1100萬的調查發現,年輕人與上一輩在宗教方面有明顯代溝:年輕人傾向無信仰。研究報告指:「與過往調查不同,這顯示了千禧代較少參與宗教是因為文化轉變,而非年輕及不安定。」

  少出席崇拜 不認同宗教組織

報告指千禧代較少出席崇拜,亦較少會指宗教對他們人生很重要,比起嬰兒潮及X世代亦較少認同宗教組織。宗教的重要性在女性族群及白人族群中下跌較多。主理研究的學者Jean Twenge認為,情況或與文化中日漸高漲的個人主義有關,而宗教卻強調服從某些規則及成為團隊的一部分。

孩子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自拍。(Getty Images)

不少調查亦有類似發現,包括皮尤研究中心同年的調查亦指年輕人較少認同宗教組織,然而調查中卻同時有八成年輕人表示相信神,而五分一自稱天主教徒以及四分一自稱基督教徒很少或從來不出席崇拜,此或反映年輕人心態的轉變。

  尋求個人化宗教體驗

「人們正尋找更個人化的宗教體驗。」德州A&M大學研究宗教與數碼文化的坎貝爾(Heidi Campbell)認為網路及社交媒體令宗教及其信眾有所改變。「數碼是雙向的溝通。人們對社群帶着一定的期望而來,亦期望有一定自由。而宗教團體需要適應,或選擇成為例外。」

不少千禧代寧願自己用社交媒體或網路世界認識宗教,亦不願上教會(Getty Images)

  偏好與個人經驗有關章節

科技進步令信徒可網上討論聖經,亦可方便表達自己的信仰,同時亦可隨意選取自己喜歡旳章節,並避開不討喜的部分。而社交媒體上,信眾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章節,而非每個周日跟隨牧師學習固定章節。然而在網上的聖經章節以人氣劃分曝光率,多數與跨越個人掙扎、不安等有關,而非歌頌上帝。

  自稱信神 卻未必完全信神

在此情況下,自稱為教徒的人,可能甚至不完全相信上帝或耶穌,或聖經描述的行動。這種信仰在美國被稱為「道德治療之自然神論」(Moral Therapeutic Deism),多着重聖經中的慈善及道德,而非相信一個全能全知的造物主。

在英國及澳洲,這思潮亦可稱為「愉快的中級敘事」(happy midi-narrative)。當談及敘事,多有宏大敘事(meta-narrative)及細微敘事(mini-narrative)之分,而中級敘事則落在兩者中間,既不屬於宏大理念和知識架構,亦不屬於現實,而更像自我中心的理念之類。

千禧代傾向接受一個廣義的神,亦喜歡上帝多於耶穌。(網上圖片/Waiting For The Word@Flickr)

  喜歡上帝不具體 不愛耶穌常干預

研究神學與數碼世界的菲利普斯神父(Pete Phillips)表示:「千禧代傾向接受一個廣義的神,而非一個會干預的神。他們亦喜歡上帝多於耶穌,因為上帝較不具體,只站在背後讓他們過自己的人生,而不像耶穌會過來參與所有事。」

  選擇性讀經 宗教上的享樂主義

菲利普斯神父接受《香港01》訪問指,這種思潮以快樂作為人類的存在目的,過往亦被稱為享樂主義,而且在社會不同層面、部分亦有類似表現,包括媒體及宗教。菲利普斯認為背後原因或與全球化及資本主義有關,「這不斷告訴我們可以得到想要的任何東西,亦不斷給我們例子,看其化人如何以資本主義致富,或得到快樂。」他亦指出全球化下全球的可怕事件不斷曝光,為求生存心態亦會轉變,而資訊的泛濫亦令人想躲於「快樂的遊樂場」。

據菲利普斯的研究中心CODEC調查指出,年輕人亦愈來愈視聖經為特別或神聖的文字,視之為「上帝的話語」、「古老的智慧」等。菲利普斯指出,在瞬息萬變的科技影響下,未來社會亦會迎來變化,而教會總需要不斷理解新的溝通模式,以向外宣揚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