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DC:疫情導致抗藥性「超級細菌」感染和死亡個案激增

撰文:房伊媚
出版:更新: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7月12日發表報告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美國醫院內的「超級細菌」(Superbug)感染個案和死亡個案激增。它們具抗生素抗藥性。

CDC稱,美國衛生系統致力減少「超級細菌」的死亡個案,在2012年至2017年期間,美國「超級細菌」感染個案數量減少18%,醫院內的感染個案數量減少近30%。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卻扭轉此一局面。與2019年相比,2020年感染「超級細菌」並在醫院死亡的個案,以及感染「超級細菌」的個案都增加最少15%。其中一種「超級細菌」可導致血液、泌尿道、肺部和傷口感染,感染這種細菌的個案增加78%。而這被指與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有關。

疫情爆發初期很多出現發燒和呼吸急促症狀的病人到醫院求診,醫護人員按指引向他們提供抗生素,並不知當中一些病人感染的是新冠病毒,而不是可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在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間,近80%因新冠肺炎而住院的病人曾接受抗生素治療。

他們其實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服用抗生素後更會面對副作用的風險,此舉也有利於細菌發展出抗藥性。醫院病房更成為它們增強的溫床。

隨着需長時間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增加,他們留在醫院的時間延長,也令他們感染「超級細菌」的風險增加。CDC表示,病人需要更頻繁和更長時間地使用導管和呼吸機,也增加感染細菌以及病原體傳播的風險,尤其是在個人防護設備和實驗室用品短缺、以及醫護人員人手減少的情況下,病人更易受感染。